当然,十二年是指刘备真正意义上起家的年份,实则自从黄巾之乱起兵后,刘备已经起起伏伏二十五年。
历经二十五年沧桑,刘备从一介织席贩履之徒,匡扶汉室,其中心酸岁月,外人不足道之。
总之,自从刘备回到朝廷之后,整个朝局的气氛就开始变得有些微妙,不像是曹操在时的朝局争斗,而是有股暗流似乎在将其推往至尊之位。
事情从三月份开始,汉献帝刘协便多次召见刘备进入宫中,备言禅让之事,对刘备言道:
“朕在位近二十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得汉王兴我炎汉,可知天命当归。”
“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窃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汉王,王其毋辞!”
禅让之事,本是刘协在六年前开始筹划,不过当初刘备未曾领受,从那以后,刘协就过起了长达六年的傀儡生活。
这个傀儡比之曹操之时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曹操之前把持朝政,起码还会遵照刘协诏令。
可刘备封王之后则不然,天下诸事皆由秦瑱把控,呈报刘备之后,再行交给刘协查看,他连签字的权力都没有。
这也是三省六部制与三公九卿最为不同的地方,三省六部制虽然分散了相权,巩固了皇权。
但这个权力被谁所掌,那天下的权力就在谁手上,由是刘备便成了汉朝的实际掌控者,刘协彻底成了空架子。
不过对此刘协也没有之前那么大怨气,因为他已经让过一次了,朝政由刘备掌控,他也乐得清闲。
只是如此过了六年,刘协也到了二十八岁,一辈子没掌控过大权,每日只能坐在深宫之中。
对刘协而言,这种日子过得极为痛苦,眼见天下恢复平静,他索性便再度提出禅让之事。
反正让来让去,天下都是老刘家的,他得了自由,刘备得了皇位,也算是两全其美之事。
然则老刘终究忠心了汉室大半辈子,听得此话自是大惊,执意不受,径直请刘协收回成命。
刘协无奈之下,只得暂时打消了念头,但刘备如此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