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副使似乎当得不冤,日子有奔头。
来当副使还有一个隐形福利,那就是能分得军功。
将士们前线杀敌,无论取得多大的胜利,赵孝骞和许将一位是正使,一位是副使,功劳可不小,在这里待个一两年的话,许将甚至有胆子敢奢望一下封爵。
…………
与此同时,位于燕云十六州的大同府城外,三万辽军已陆续集结。
这三万辽军是从辽国各地征召拼凑而来的,他们的成分有点复杂,有契丹兵,有汉兵,有从上京直接征调而来的宿卫军,也有从各个部落征调的部落军,渤海军等等。
辽国不仅是契丹族的辽国,事实上它也是个多民族聚居之国,国内各民族的人都有,只不过以契丹人为主体。
赵孝骞被罢免,耶律洪基自以为抓住了机会,仓促起兵,为了凑足兵员,只能从各个地方临时拼凑。
而这次西路负责进攻大宋太原府的领军主帅是熟人,正是赵孝骞布下的棋子萧兀纳。
夜色渐深,萧兀纳坐在帅帐内盯着地图,神情冷若冰霜,眼神不时闪过几分灰败之色。
这次主动进攻太原府,老实说,萧兀纳自觉胜算不大。
赵孝骞被罢官,对辽国来说虽然算是机会,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危机。
萧兀纳看问题比较清醒,他很清楚宋军就算没有赵孝骞,可他们手里的火器仍是克制辽军的天敌。
就算耶律洪基的战略是逼使龙卫营不得不分兵,但哪怕分兵五千人对阵萧兀纳麾下的三万兵马,胜负也很难预料。
萧兀纳没有亲眼见过宋军火器的厉害,可他的儿子萧光敬亲眼见过,可以说,宋军的火器第一次在这个世界上登场亮相,就是为了威慑他的儿子萧光敬。
萧光敬对宋军的火器描述得非常详细,如果萧光敬没夸张的话,那么就算宋军只有五千火器兵,萧兀纳的三万兵马怕也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有可能吞掉它们。
简单一句话,此战的结果不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