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5)页
挑选的流程很简单,如同前世子弟兵每天的训练一样,先跑十里,接着跨栏,攀墙,匍匐铁丝网,一系列的动作以沙漏计时。
    整个过程公开透明,赵孝骞还把陈守等数百禁军亲卫派了下去,校场上监督执行,让那些有别样小心思的家伙无法得逞。
    就在汴京城臣民日复一日过着平淡日子的时候,上三军的大营内却紧张凝重,各大营奉赵孝骞之令,开展了如火如荼的选拔活动。
    赵孝骞给各大营安排了任务后,便果断回了王府,继续每天吃喝玩乐造人的枯燥日子。
    又过了几日,汴京城的府邸民居都高挂起灯笼,街上处处飘荡着月饼的香气。
    中秋将至,对古人来说,中秋是重大节日,是必须要隆重对待的。
    令人苦恼的是,每年此时,苏轼那首《水调歌头》也在汴京街头巷尾反复被人传唱,而作者苏轼,每年这个时节都会翻红一把,名气再上一层楼。
    距离中秋还有数日,这天下午,汴京城外缓缓行来一支商队。
    商队的规模不算大,包括商人伙计镖师在内,总计数十人。
    商队为首一人穿着绸衫,唇上沾了一圈胡子,头上戴着西域那边独有的圆顶毡帽,一脸风尘仆仆地看着汴京城高大巍峨的城墙,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久违的萧光敬。
    按照他爹萧兀纳的吩咐,萧光敬很低调地乔装成西域胡商,隐藏身份来到大宋汴京。
    这次来汴京已不像上次那么风光。
    上次萧光敬是尊贵的辽使,进城便有大宋礼部和鸿胪寺官员正式迎候,当然,跟赵孝骞也闹了一点不愉快。
    这次萧光敬不再风光,毕竟辽国并未正式派遣使臣,萧光敬来大宋纯粹是个人原因,更不能让辽国知晓。
    大宋鼓励通商,对萧光敬这支胡人商队并未刁难,查验沿途通关文牒后便痛快地放他们进城了。
    踏上久违的土地,回想起当初在汴京的经历,萧光敬不由百感交集。
    他在这里欢笑,也在这里哭泣。
    他在这里活着,也在这儿死去。
    来的时候是风光无限的辽国使臣,回去的时候已变成了辽国的二五仔,成功被策反了。
    从此萧家父子的人生,仿佛被
第(3/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影帝别秀了!你马上被我淘汰了从机械猎人开始穷小子到阁老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为你入狱,你却提离婚异能:血液操控!血条越少越无敌重回八零:发家致富宠妻女权势滔天:从力挺绝色总裁开始成了炮灰真千金后,修仙大佬杀疯了妻子不爱我,我死后她却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