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赵煦既然下旨要他挑选,他还是要做做样子。
赵孝骞是个十分懒散的人,挑选八万将士这种累死人的活儿,他当然不可能亲力亲为。
首先巡视了上三军的各大营后,赵孝骞又观摩了将士们的操练情况。
不得不说,精锐中的精锐确实有些斤两,赵孝骞看他们操练的架势就能发现很多细节。
相比普通的禁军以及地方厢军,上三军将士无论是体力,素质,耐力,反应能力等等,都是最强的。
与此同时,赵孝骞巡视汴京上四军,在各大营中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赵孝骞巡视大营的举动,已经给将士们释放了太多明显的信号了。
众所周知,龙卫营自从跟随赵孝骞北上戍边后,数败辽军,歼敌八万余,据说战后赵孝骞送进汴京的请功名册长长的一串,官家欣闻捷报,心情大好,对赵孝骞的请功奏疏一字不易,全部照准。
于是数败辽军后,龙卫营里普通将士升低级武官的人共计上千,还有一批晋升的寄禄官,虚衔官等等。
不仅仅是升官,跟着赵孝骞还能发财。
赵孝骞治军既松散又严厉,说起来矛盾,但很合理。
对大宋的百姓,严令秋毫无犯,但对敌国的百姓却百无禁忌,纵容将士们杀戮抢掠,更惊喜的是,抢掠所得财物不必上交,个人纯得。
据说龙卫营里的将士,其中大半都已发家致富,家里的父母都盖了新房,买下更多的土地。
简单的说,跟着赵孝骞这位郡王殿下,前途一片敞亮,既能升官也能发财,努力一下的话,说不定能实现阶级跨越。
对汴京上四军的将士们来说,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在赵孝骞巡视汴京各大营的时候,将士们表现得特别积极,无论列阵,冲锋,操练都挺起胸膛,甚至努力踮起脚,生怕郡王殿下没看见他。
短短数日的巡视后,赵孝骞对上三军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
至于挑选八万将士的流程,懒散的人自然有懒散的办法。
赵孝骞命人在各大营的校场上布置了一些装置,包括障碍栏杆,沙地,铁丝网,百斤大石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