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啊,这位奕欣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之际,不仅如此,他更是心高气傲、刚愎自用到了极点。由于自恃身为先帝之子,拥有着尊贵无比的宗室血统,再加上手中牢牢掌控着朝廷政务的大权,这使得他整个人变得有些飘飘然起来,仿佛已经登上了权力的巅峰,目空一切。甚至就连那位权倾朝野的慈禧太后,他也全然不将其放在眼中。
要知道,慈禧太后向来以心机深沉、善于谋略而着称于世。面对奕欣如此嚣张跋扈的态度和行径,她心中不禁冷哼一声:“好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敢这般张狂无礼,看来不给你点厉害尝尝,你怕是永远不知道这天下到底是谁说了算!”于是乎,一场暗中的较量就此拉开帷幕……
话说那慈禧太后,心中早已有了盘算,决定要稍稍显露一下自己的手段,给恭亲王奕欣来一场政治上的“过招儿”,好让这位权倾朝野的大臣明白她可不是吃素的主儿。时间来到 1865 年 3 月,就在这看似风平浪静的时候,一个名叫蔡寿祺的编修宛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打破了原本的平静。这个蔡寿祺呀,活脱脱就是个喜欢惹是生非、挑拨离间的“挑事精”!只见他毫无征兆地蹦跶了出来,气势汹汹地向朝廷呈上一份奏折,矛头直指奕欣。
在这份奏折里,蔡寿祺可谓是口诛笔伐,将奕欣批得体无完肤。他信誓旦旦地指责奕欣权力过大,几乎将朝政大权独揽于一身;不仅如此,还收受巨额贿赂,利用职权徇私舞弊,全然不顾国家法纪和百姓利益。而且呀,据说这奕欣平日里行事极为嚣张跋扈,傲慢得如同一只不可一世的大公鸡,整天昂首挺胸,那尾巴更是高高翘起,仿佛都快要触碰到天际一般。
这蔡寿祺一出手,那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廷里顿时炸开了锅。过了两天,慈禧太后就借着同治帝的名义,下了道诏书,说奕欣眼里没皇上,直接把他的议政王头衔和其他职务都给“摘帽”了,就像是从云端一下子摔到了地上。
这事儿一出啊,满朝上下那都炸开了锅,跟炸了窝的蚂蚁似的。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为奕欣叫屈,有的觉得慈禧太后做得对,还有的保持中立,静观其变。慈禧太后心里跟明镜似的,她知道奕欣可不是顾命八大臣那些“小喽啰”能比的。奕欣在先帝在位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