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云峰回答说:“据我所知,他好像曾经做过公务员。他在台湾算是外省人,抗战时期,他在重庆上过学。我还跟他攀过老乡呢。”
段云峰接着补充道:“他可是个很有故事的人哦,等你到了巴西,让他亲自给你讲讲吧。”
贾勇听后点了点头,但心中的疑惑并未完全消除。他皱起眉头说:“我总觉得这封传真有点像一封律师函,您不觉得吗?”
段云峰面带微笑地接过传真函,仔细地端详起来,仿佛要从那份传真中看出什么端倪一般。
过了一会儿,他自言自语道:“嗯,这确实有点像律师函的意思啊。写得很严谨嘛,各方面的情况都考虑得很周全。”
段云峰看着贾勇,笑着解释道:“人家这是先把丑话说在前面,免得将来咱们跟人家赖账。
“在商言商嘛,这样做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且咱们本来也没打算跟人家赖账,把这些都写明白反而更好,省得以后有什么误会。”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总之呢,前期费用的事情就这么搞定啦!你看,这效率还可以吧?其他的海外项目,恐怕都没有这么快就把前期费用明确搞定的吧?”
贾勇听到段云峰的话,他坐在椅子上,懒洋洋地伸着懒腰,打了个哈欠,随口应道:“哦,是嘛,那您可真是立了大功一件啊。不过,前期费用客户只是垫付,这是咱们欠客户的。还要看他能不能把节能灯销售出去,把咱们的货款还回来,把销售提成分给咱们。”
坐在贾勇对面的何洪利,一脸不屑地看了看段云峰。他哼了一声,然后抖了抖手中的报纸,仿佛那报纸上有什么让他觉得可笑的东西似的。接着,他摇了摇头,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嘲讽地说:“小儿科。”
段云峰和贾勇的出国签证办理得很顺利,这都得归功于艾乌勒的邀请函。签证官员对议员的邀请函很重视,对他们二人非常客气,整个办理过程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当他们成功拿到签证后,贾勇催促段云峰尽快跟节能灯生产厂家签合同,把节能灯货柜发出去。
段云峰深知时间紧迫,但他在广东考察的节能灯生产厂家有好几家,到底选择哪家生产厂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