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说:“我哪有什么要求啊,我呢坚决听从大王的安排,我这就回郑地去。”他回到寓所,收拾好行李,对手下心腹说:“这个娃娃大王真的是个负心的人,简直不值得辅佐。”心里很不情愿地驾车回到了郑国。在周朝的时候,朝廷毕竟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诸侯土地的权益的划分,掌握了周朝的朝政,实际上是掌握了自己的势力,保障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郑庄公并不愿意回郑地,所以心里很不舒服。至于之后周室羸弱,诸侯强盛之后,大家再也不把周室看在眼里,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再说郑庄公回到郑地,早有探马向郑地的将官们报告,郑世子忽摔领一班文武出城三十里地迎接,见到郑庄公,世子忽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父王啊,你把我想得好苦啊,云云。郑庄公眼睛也红红的,还是自己的儿子好啊,多少还挂念老子,恩,老子百年之后,得把江山传给这个儿子,让郑国的基业千秋万代。
寒暄过后,郑庄公就把被贬回郑地的事情说了一遍,大臣们听了,一个个都表现得义愤填膺,都说周桓王的不是。
大夫高渠弥说:“我们的主公两代辅助周室,那么大的功劳,而且以前的太子还在我们这里当人质呢,他都不敢说什么,现在这个天子,却起用虢公和黑肩,看不起我们主公,我看大王可以率领我们的郑军攻打周室,废掉这个天子,重新立个天子。那个时候,天下的诸侯都不敢小看我们郑国了。”
颍考叔说:“这不行啊,君臣的礼节就象母子关系一样,我们的主公对自己的母亲都那么好。周桓王就向我们的父亲一样,做臣下的怎么能对天子乱动刀兵呢?我看呢,还是等段时间再去见周桓王,周桓王或许对自己的行为会感到后悔。我们不能以一时的怨恨而妄动干戈的。毕竟我们的几代大王对周室那么忠心,直到付出自己的生命,我们郑国是有很光荣的传统的。”
大夫祭足走出来说,我觉得两个大人说的话都对,我认为可以两个大人的意见都采纳。
郑庄公来了兴趣说:“依大夫的意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祭足说:“我愿意领兵到周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