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三年内,这些俘虏都不能擅自离开新州府。三年后,也要经过多层审批合格才可以。
所以,年前给他们办理好的户籍,和百姓的也有些不一样。俘虏们的是三年期的临时户籍。等三年后,如果没有违法事件,就可以凭着这户籍换大盛朝普通的户籍。
不过,在古代,对于很多百姓来说,走的最远的,就是去县城。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州城。
所以,如果安心做大盛子民的话,这点不同根本就无所谓。三万多名俘虏,分成了三十个村落,但是为了和新居民村有所区别,俘虏村参照军营的编制,称为千户村。
每个千户所有一千人,下面又分为十个百户村,百户村设一个村长,由他们自行选推出来。
每两个百户村,设一个里长,由朝廷委派。另外,朝廷还给每个千户所委派了官员,称为千户,统领所有的里长和村长。
分的荒山荒地也以千户村为单位,算村里公有的,如果村里要开荒的话,收益也可以参考毛竹村,芦苇村什么的。
因为前面有榜样,而且分给村里的荒山,也不需要缴纳税银,所以每个千户村都很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