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年时光(701 - 718年,1 - 18岁)
公元701年,大唐盛世的天空下,一个不平凡的生命在剑南道绵州昌隆县青莲乡呱呱坠地,他就是李白。关于李白的出生,民间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其母在怀胎之时,梦到太白金星落入怀中,于是便有了这个被赋予了非凡使命的孩子,取名李白,字太白。这一传说虽无法考证,但无疑为李白的人生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李白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五岁时便能诵六甲,十岁已观百家,诸子百家的经典着作在他眼中犹如一扇扇通往智慧世界的大门,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家中的藏书已无法满足他的求知欲,他常常四处借阅书籍,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此时的李白,就像一棵茁壮成长的树苗,在知识的浇灌下,向着天空奋力伸展。
在李白成长的过程中,“铁杵磨针”的故事对他影响深远。相传,他在山中读书时,遇到一位老妇人正在磨一根铁杵,李白好奇地问她在做什么,老妇人回答说要把铁杵磨成针。李白深受触动,明白了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再困难的事情也能成功的道理。从此,他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为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对文学的热爱,李白还对剑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那个尚武的时代,剑术不仅是一种防身的技能,更是一种展现个人风采和精神气质的方式。李白常常与当地的剑客切磋技艺,他身姿矫健,剑艺精湛,逐渐在乡里小有名气。他渴望有一天能够仗剑天涯,行侠仗义,用手中的剑去扞卫正义,实现自己的抱负。
十八岁时,李白往来于江油、剑阁、梓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