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6)页
经历,让张九龄积累了宝贵的政治经验,也为他施展抱负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三、仕途起伏:心怀天下展宏图
    (1)与姚崇的分歧
    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张九龄向宰相姚崇提出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的建议,主张远离谄媚浮躁之人,亲近纯洁忠厚之士,在用人上注重才干,施政时把握正确方向。姚崇对这些建议颇为认可,并积极整顿吏治。然而,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再次向姚崇直言进谏,由于“封章直言,不协时宰”,引发了姚崇的不满。同年秋天,张九龄以任期满为由,辞官归乡。这次经历,虽让张九龄暂时离开了政治中心,但也彰显了他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的性格。
    (2)开凿大庾岭路与再度回京
    回到家乡后,张九龄心系民生,向朝廷请求开凿大庾岭路,改善南北交通。他在奏折中指出,大庾岭道路的开辟对帝国财政意义重大,能让岭南的丰富物产顺利运进中原内地,增加朝廷税赋,满足江淮地区的需求。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冬,唐玄宗命张九龄以左拾遗的身份督造大庾岭南路。张九龄亲自到现场踏勘,带领众人披荆斩棘,指挥施工。两年后,一条宽一丈、长三十里的大道建成,南通广东南雄,北接江西南安,极大地促进了南北交通,推动了岭南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因这项功绩,张九龄再度被召入京,担任左补阙一职。
    (3)与张说的合作及封禅事件
    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张说兼任中书令,经他推荐,张九龄升任中书舍人。两人在政治和文学上相互支持,携手推动了诸多政策的实施。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玄宗前往泰山封禅,张说在选定陪同官员时,大量保荐亲信。张九龄草拟诏书时,劝谏张说官职爵位应凭才德授予,否则会引发非议。但张说并未采纳这一建议,诏令一出,果然遭到众人非议。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张说因多次压制御史中丞宇文融的主张,被宇文融联合御史大夫崔隐甫弹劾,张说被停职。张九龄受牵连,被调离中书省,改为太常少卿,后外调为冀州刺史。张九龄上书以母亲年老为由,希望能换一个离家乡更近的州任职。
    (4)地方任职与回京拜相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张九龄
第(2/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权道游龙逆流92:开局甩校花,打造万亿帝国穿越星际,靠剧本成为星球主大夏守国人斩尘缘女帝太霸道,状元不当也罢夫君为白月光守身如玉?我成全!满门逆徒,唯有我一心报恩穿成炮灰妹妹,天天生命倒计时先知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