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仕途逐渐顺遂的时候,命运却再次给他沉重一击。他的母亲不幸去世,李德林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他五天不吃不喝,整日沉浸在哀伤之中,由于过度哀伤,身体发热生疮,整个人憔悴不堪。周围的人都为他的身体状况担忧,觉得他能恢复健康简直是孝感所致。然而,才满百日,朝廷就要求他夺情起复,继续为官。李德林虽然心系朝廷,但此时身体太过羸弱,实在无法胜任,只能无奈请辞回家。
在北齐期间,李德林还参与了许多重要事务。在《齐书》起元事的讨论中,他与魏收书信往来,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从历史的角度、政治的角度以及文化的角度,分析了《齐书》起元的各种可能性,展现出了卓越的史学见解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中书侍郎杜台卿所上的颂文没能让齐主满意,李德林奉命重新作颂。他精心构思,反复推敲,最终写成的颂文辞藻华丽、气势恢宏,获得了齐主赏赐的名马。这不仅是对他文学才华的认可,更是对他在朝廷中地位的一种肯定。祖孝徵入朝后,他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并诏修国史,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需要对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严谨的态度。他还被召入文林馆,与颜之推同判文林馆事,后来又与他人别掌宣传,任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隆化中假仪同三司,承光中授仪同三司。在这些职位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北齐的文化建设和政治宣传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北周岁月
北周武帝攻克北齐,进入邺城时,特意派人到李德林家中宣旨慰问。这一小小的举动,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足以看出周武帝对他的重视。周武帝深知李德林的才华和价值,将诏诰格式以及任用山东人物等重要事务都交给他负责。在当时,这些事务关系到朝廷的形象和政策的推行,周武帝将其托付给李德林,是对他极大的信任。后来在云阳宫,周武帝与李德林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对他的才华惊叹不已,连连称赞。在周武帝的眼中,李德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是能够为北周的发展贡献力量的重要人物。
在北周,李德林从内史上士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他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岗位上兢兢业业,逐渐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提拔。后来,他升任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