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运东甚至在劝:
“大强,不如让你爸跟着,好歹你爸和你在一块生活着……”
梁大成也点头附和:“就是就是,我看陶叔现在心气足着哩,你不如让陶叔跟着……”
“没事,我哥已经改多了。”陶大强笑笑,低下头说道,“从去年底开始,我看我哥就有变化了,变化还挺大的。我就想着——反正得带个人,那就把我哥带上吧,咋说那也是我哥。”
好吧,人家家里的事情别人管不了。
李龙看向谢运东,谢运东笑笑说:
“我打算自己干。要是忙不过来了就把我小舅子带上,他在家里也没啥事情,真忙起来也能带上赚两个钱。”
既然大家都已经有计划了,李龙便说起了下一件事情:
“最近我卖了有几十台收割机,大都是周边范围的,团场的多一些,咱们县也有个几台。所以大家出去到其他乡里干活的时候,态度要好,算的别太清,别太计较。
咱割一麦两块钱,一天咋也能进账几十上百块钱,少赚点缺不了多少肉,态度好点儿,给人割干净一些,人家心情好,还能给咱宣传一下子……”
“这个肯定,知道知道。”陶大强跟着李龙卖了两年的鱼,对这方面了解最多,“给个笑脸也不费啥钱,这个龙哥你放心。咱是赚钱去的,肯定和人家主顾关系要搞好。”
“对,就是这个道理。”李龙点头说着,“头回做这样的事情,咱们是服务赚钱的,态度好点儿不丢人,能笑着把钱赚了,还能让别人满意,那才利害。咱们做这个也不是一锤子买卖,今年割明年还要割,有好的口碑了,以后人家才会信咱。”
这一点谢运东和梁大成都没想过,所以听了李龙和陶大强的话,两个人都低头在思索。
以往他们想的就是出去找人,和人家谈,愿意收割的就割,割完收钱走人。
现在李龙所说的,这收割麦子是一门长久生意,你今年割的好,人家觉得你不错,明年大概率还会找你。
李龙给他们贯彻这个观念,本意就是在未来的十年时间里,只要种麦子、稻子,以目前这里的经济情况还不会一下子找康麦因来收割。
这种小四轮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