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5/8)页
的幕僚,智慧过人,但始终保持“王佐之才”的气节。
    当曹操要称魏王时,荀彧认为这是僭越礼制,违背汉室正统,于是忧愤成疾而死。
    从阿德勒视角看:
    曹操是否称王,是曹操的课题;
    荀彧是否愿意继续效忠,是他的课题。
    但他却将自己的理想主义标准强加给他人,希望曹操“按我认可的方式行为”,这就是课题混淆。
    点评:荀彧是悲剧性的理想人格。他看得太高,管得太多,放不下课题归属,最终自我消耗。
    结语:分清你该控制的,放下你控制不了的
    “课题分离”不仅是心理健康的方法论,更是历史人物命运分水岭的隐性逻辑。
    人物
    课题边界
    结果
    曹操
    精准切割,用情绪博弈赢得资源
    成为枭雄
    刘备
    情感化代入,过度投资感情
    聚人但失策
    韩信
    情绪绑架自我价值,误判形势
    背叛与失败
    司马懿
    极致冷静控制,不被情绪左右
    成功篡权
    李斯
    把功绩当成筹码,忽略权力逻辑
    被害身亡
    荀彧
    道德绑架政治现实,不能放手
    抑郁而终
    最后总结:
    你能分清“哪些是你的责任”,你就能活得有策略;
    你能放下“别人应不应该怎么做”,你就能活得自由。
    这就是课题分离的核心。它不是冷血,而是一种深刻的人性觉醒——
    你不再让别人决定你的情绪,不再把自己绑架在不属于你的责任之上。
    许攸的结局,其实非常具有讽刺意味,也非常值得从政治策略、人性逻辑、以及“课题分离”的角度来深究。
    一、许攸的下场:投曹之后被杀
    许攸原是袁绍的重要谋士,在官渡之战前后,因被袁绍冷落、得不到重用,又因家事被斥责,于是愤而夜奔曹操。
    他刚投奔时,给了曹操极关键的一条情报——袁绍粮草在乌巢。曹操采纳建议,偷袭成功,彻底扭转官渡
第(5/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苍穹天引龙尘叶知秋都市绝品高手冲喜新娘神神叨叨,沈总好喜欢诸天恐怖从蛊开始都被宗门废了,宗门有难关我何事?寒霜旗来生!不来了!无双龙帝温小姐独美后,偏执靳总悔红了眼重生1980:从拒婚大小姐到国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