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云州大地骤然沸腾起来。田间地头,农人们弯腰挥镰的身影随处可见,汗水浸透了粗布衣衫,却掩不住脸上洋溢的喜悦。今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秸秆,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
盛霖聪特意带着全家人下地体验农事。王府众人手持镰刀,学着农人的模样收割庄稼。虽不似常年劳作的农人那般利落,但亲手捧起金黄的稻谷时,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着满足的笑容。
光阴似箭,转眼秋收已毕。十月初,一支由农民、工匠、木匠、铁匠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开赴苗族大草原。随着边境集市正式开市,苗族人携着皮毛、山货蜂拥而至,与云州百姓互通有无。
在热闹的集市上,盛霖聪与阿桑再度相逢。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盛霖聪亲自为集市题名\"云苗集市\"。随着交易日渐兴盛,集市周边陆续建起房舍。盛霖聪更特意设立学塾,延请先生教授苗族子弟读书识字。
年关将至时,云苗集市已颇具规模。不少苗族人举家迁居于此,与云州百姓比邻而居。两族儿女情投意合者,更是喜结连理。而远赴苗疆的云州工匠们也不遗余力,有的指导开荒垦植,有的传授营造技艺,昔日荒芜的大草原渐渐焕发生机。
腊月二十一,一场鹅毛大雪悄然覆盖云州城。盛霖聪难得清闲,与李若初在书房围炉夜话。他将精心撰写的《云州建设方略》递给妻子,二人就着温暖的炉火,细细推敲未来发展的每一个细节。窗外雪落无声,屋内却满是对美好蓝图的憧憬。
夜幕低垂,暖黄的烛光映照着一家人围坐火锅的热闹场景。铜锅中汤汁翻滚,升腾的雾气模糊了众人含笑的面容。正当筷子交错间,马涛步履匆匆地闯入厅内,俯身在盛霖聪耳畔低语数句。只见盛霖聪瞳孔骤缩。
\"走,去书房。\"他豁然起身,锦袍带起一阵微风。
席间众人面面相觑。盛霖聪强自镇定,向母亲与妻子温言道:“有些政务需要即刻处理,母亲、若初你们不必挂心,先用膳便是。”说罢快步离席,衣袂翻飞间已转出厅门。
书房内烛影摇红。盛霖聪负手立于案前,听完禀报后,指尖不自觉地轻颤起来。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里压抑着难以掩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