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也在京都掀起一股漩涡。
    读书人争论的是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仁德之君,什么才叫真仁德等问题。
    普通老百姓看的却是云州生活。
    百川书院的夫子们在驳斥对方的时候总会拿云州举例。
    京都老百姓一看,破大防!
    徭役,大周也很高,一个花岗岩把江南弄得人仰马翻,对比汉朝,好像没轻松到哪里去。
    云州就不一样了,百川书院的夫子们说,在云州服徭役,给两顿饭,还给钱。这不就是相当于雇工吗?多合适啊!
    至于税收,大周明面上的税不算多,但各州郡摊派下来的,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每个人的背上。
    云州新政居然还在减税,尤其是商税这一块,这给商人们看得眼泪汪汪。
    其他的福利,例如提供平民医疗的基层社区医院,普及云州的基础教育……
    听起来让人心驰神往。
    “啧啧,顾南夕搞舆论战真是一把好手,这一次,国子监又掉坑里了。”佟太师年纪大了,越发惫懒。
    自从夫人带着家人去江南后,他就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
    站在佟太师对面的是一个长相年轻的郎君,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他没有喉结,声音也有些尖细。
    他低眉垂目,认真听着佟太师的话。
    佟太师声音懒懒的:“顾南夕这是一石二鸟之计。国子监想借此机会打压云州,影响顾南夕的声誉,殊不知,《云州周报》掌握在顾南夕手中,选择让什么样的文章上报纸,会不会进行修改,都是顾南夕说了算。”
    佟太师喝了一口热茶,指尖冰凉:“她就出个戏台子,却让我们陪她唱戏。锣鼓一响,戏子粉墨登场,接下来唱的是哪一出,就不由戏子做决定了。”
    《云州周报》在潜移默化地引导舆论方向,争辩双方身处戏中,看不明白变化。
    局外人却是能看出来的。明面上是云国公和历代贤君的对比,实际上是大周线状和云州的对比。
    “那第二只鸟?”
    佟太师:“拖延时间。用一个热闹去掩盖另一个热闹。”
    看走眼了,他还以为顾南夕也想和谈。现在看来,想和谈为假,想拖延时间才是真。
    和谈肯定是要谈条件的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别人御兽我炼体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最狂邪医慕总,顾先生想跟你离婚很久了爹爹开门,系窝呀!离婚倒计时,帝国上将夜夜叼我回巢正淳!对不住了重生1982,开局挽救老婆女儿开局退婚十个未婚妻封林徐若影七零小媳妇重生了,喊陆长官回家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