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斑驳陈旧的大门,如今焕然一新,被精心粉刷过,仿佛重新焕发了生机,静静地迎接着她的归来。
四合院的格局变化不大,变化最大的可能就院子里是拆除了当初建设的凌乱不堪的“防震棚”,恢复了这套院子最初的格局。
秦淮茹记得她年轻那会儿,这95号院里住着上百口人,热闹非凡。
前院的三大爷闫埠贵家,人口最为兴旺。与秦淮茹同辈的就有闫解放、闫解成、闫解旷、闫招娣四兄妹。
前院的东厢房,原本住着老关家,后来出了事,就搬进了姓刘的那家伙了。
中院正房住着何雨柱和何雨水兄妹,西厢房则是一大爷易中海一家,东厢房是她们老贾家。
后院有许大茂一家、聋老太太以及二大爷刘海中一家。
东跨院和西跨院以及倒座房,则分别住着刘家和其他住户。
每到晚上,院子里大人孩子满满当当的都是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曾经的喧嚣与热闹早已消散在记忆的长河中。
如今的95号院,早已物是人非,只剩下寥寥几户人家,仿佛被时光遗忘在这片静谧的角落。
东跨院还住着葛叔平两口子,西跨院住着刘海中两口子,前院是闫埠贵两口子,中院也只剩下何雨柱两口子,后院则全是许大茂的家,虽然他们不经常回来住。
自打秦淮茹改嫁后,老贾家的房子便转手卖给了何雨柱。
令人称道的是,秦淮茹将所得房款一分不剩地全数留给了她的三个子女,也许她是想彻底与过去做个了结吧。
至于西厢房的一大妈,前两年不幸罹患重病,令儿子易援朝忧心忡忡。
为了能更好地照顾母亲,他毅然决定将易中海老两口接到自己身边。
易中海在搬离前,也将自家的房子卖给了经济宽裕的何雨柱。
如此一来,中院的房产最终全部落入了老何家的名下。
事实上,以何雨柱如今的身家,想要购置任何豪宅都绰绰有余。然而,他为何仍然选择蜗居在这座老宅里,迟迟不愿搬离?
究其原因,无他,唯念旧耳。
何雨柱向来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对这座承载了无数回忆的老宅有着难以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