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原生文明的诞生,总会伴生一堆的次生文明。
次生文明,就是为了对抗原生文明,但同时也是原生文明的养料。
现在辛屈就是这个时代唯一一个有意识塑造文明的人,他在做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
代价却也是庞大无比的。一旦他失败,统一、天下这几个概念,大概率会被雪藏很长一段时间,中原将用他的军功爵体系,进入前所未有的征伐。
提前进入战国时代。
这并不是好事。
因为战国,打的是生死,既然是生死决战,那么速生的宗教文化,就是最好统一人心的手段。
非此即彼的洗脑,才能快速拉起部队。
但宗教也是最坑爹的,闪族三教一直流传一句话,异端比异教更可恶。
一旦没了统一的敌人,内乱爆发的速度,将是成倍数的诞生,尤其是军功爵这一套战国体系还在的情况下。
想要压住军功爵,宗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旦不能让自己升迁,那么去他娘的同宗教信仰的人,你是异端,砍的就是你。
因此宗教体系,内乱频仍,四分五裂,是一种常态。
所以,辛屈选择统一人心的手段,只剩下最后一条礼教。
礼教与宗教不算一条路。
礼教偏世俗,宗教偏虚妄。
稳定,才是中原这一片半封闭的土地需要的。
况且一旦进入战乱模式,外逃的失败者,将会给外域带去文化,文化的传播,将促进外域的文明迭代。
辛屈安排西伯周信守在高昌,并在阿勒泰地区筑造瑞邶城,都是在封锁中原文明的外溢。
但要是他没了。
这两地将极大可能承袭他留下的文明,一旦被驱赶去了西边,辛屈一想到西边提前完成了统一概念的建构,天下之中的位置,真要易主了。
这就是为什么辛屈明明已经搞定了造纸术,却还是要求下边用竹简了。
因为他需要留下底牌,一张可以在必要时刻,用来镇压一切混乱思潮的宝贝。
纸书、印刷、学校三合一,才是彻底镇压所有问题的手段。
所以在灭商大业未成之前,最忌讳就是半场开香槟,辛屈是绝对不会放过任何风险预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