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 大天王对薛雨相和陈天录的意见不置可否,以当下最重要的是继续东进,而且也让南边的各路义军好好的巩固已经占领的城池,为他的主力大军维护好侧翼。他认为如今他的人马已经不是一年前的样子了,此刻更是应该迅速的向京城进发,打下京城后,杀死无道昏君,那么天下自然可定。所以他不表态支持薛雨相和陈天录,虽然也知道他二人的意见很有道理,既然打天下总是要治理天下的。可是,目前还是要一鼓作气的向东猛烈攻击。在西北各省望风而降的大好形势下,等待一下再派兵派人治理打下的地方,这样也就最多半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只要登基称帝,天下人就都知道已经改朝换代了,没有人再愿意为已经被消灭的王朝卖命。他还特别有点担心的是,一旦礼天王、均天王和胜天王中有一个人忽然在某处登基称帝,那么就要再起波折。而且,这三个人是会这样做的,纵观历史,全国各地能够作为新朝都城的实在是太多了,那三个人本来就目光短浅,一旦发现眼下的形势大好,其野心就会迅速膨胀,则很可能抢先称帝。这样一来,天下就要再次陷入纷争。
薛雨相和陈天录当然明白大天王的心思,但是如果没有牢固的后方根据地,无异于在火中取栗,即使能够迅速的攻下京城,大天王顺利称帝。可是,那三个暂时一起合作的义军首领也会在某处称帝,还是一个纷争局面。然而,他们也知道此刻进兵非常顺利,如果一味的劝阻,反而会影响到全军的士气,更让大天王产生怀疑。所以,他们也只能暗自着急,也时刻注意着南边的消息,更加注意冲出秦川峡谷时他们留下的两万多人马,这是薛雨相、索红浅和陈天录三人苦劝之下,好不容易才让大天王同意的一招,这两万多人在攻下陕州府之后,就交给柳蝶衣带领,并且配备了严花雨和十员偏将,守好陕州。
大天王的义军遇到的抵抗非常弱小,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就控制占领了西北的八省,而且在进军途中得到了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拥戴,大量的青壮年投军。所以,大天王的义军很快就膨胀到五十多万人。为了保持与各地的联系,分出了十余万人沿路防守,到达京城之下时,大天王只有风雪帅等数十员战将,兵马不到十万。
对战情忧心忡忡的薛雨相和陈天录虽然不断在大天王前力谏,但是收效甚微。这一日,他们
第(1/4)页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