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珠帘后方的声调拉高了些:“哦?那具体事务是由谁来管?或说,这次该谁承担责任?”
安静了会儿,胖乎乎老者微微闭目,列出四个名字:
“刺史欧阳良翰,女史容真,副监正宋霖,指挥使易千秋。目前根据老臣了解的情况,浔阳局势主要由此四人主导,但是不知圣人那边是否有新消息,也不知东林大佛倒塌那一日,情况如何,主导权是否有变。”
说到此处,他停顿了下,似是想起什么,随口说:
“不过老臣听说,东林大佛事发那日的庆功大典,欧阳良翰休假在家,为婶娘过生辰,没有赶去,当日好像是陪王爷待在城中,浔阳石窟那边是由另外三人主持……
“这么看,他怎么也少不了一个失职之责,不过主要责任应该不是他,还需圣人派人明察。”
语罢,狄夫子低头,默默等待起来。
等了好一会儿,却不见上面珠帘后方的龙袍老妇人开口。
直到一声“呵”笑在响起殿内。
狄夫子心神微微一坠。
上面的珠帘后方,传来龙袍老妇人的略冷言语:
“呵,倒是巧了,朕前日刚收到一封奏章,正是江州刺史欧阳良翰呈上来的,他说,浔阳石窟发生激烈大战,死伤惨重,堪堪击退天南反贼。
“但浔阳兵力十不存一,只剩女史容真、指挥使易千秋与十数人存活,有些反贼甚至还袭击了浔阳王府,火烧府邸,惊吓到了浔阳王。
“欧阳良翰上书亲自告罪,说是自己能力不足,无法阻拦反贼毁佛,有违朕与政事堂诸公期望,请求辞去江州刺史与修文馆学士一职,请朕发落。”
狄夫子微微皱眉,久久沉默。
欧阳戎这封自己站出、磊落接锅的奏折在他意料之外。
但又……情理之中。
狄夫子话题一转,语气关心:
“请问陛下,浔阳王是否受伤?王爷千金之躯,生命安全,乃当务之急。”
龙袍老妇人的意志毫不动摇,冷淡道:
“先谈正事,国老说说,该不该治罪给他欧阳良翰,呵,天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