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好。我是苏大夫女朋友,来您家蹭饭吃的。哈哈。”
李仙子非常客气的和老太太问了声好。
“好好好,随便吃啊。姑娘。我跟你说,苏大夫这医术确实高!我这肿,吃了这才几服药,已经好了一大半了,你真有眼光,你俩郎才女貌啊!”
六子的妈妈,这老太太还挺有词,对着李仙子一顿夸赞苏子阳,最后给苏子阳脸皮这么厚的人,愣生生夸脸红了。
“妈,您快别说好话啦。让苏大夫给你把脉,看完病咱们吃饭啊。”
六子听着自己妈妈滔滔不绝的说,在厨房喊了一嗓子。
“对对。苏大夫把脉吧。”
老太太这才伸出胳膊,让苏子阳把脉,苏子阳笑了笑把手搭在老太太的手腕之上。
脉象完全没有了上次那么严重的虚浮,整体的脉象沉稳了下来。这是病退的表现,让苏子阳感觉到非常的开心。
“大娘,现在不怎么肿了。是不是还是觉得没有精气神啊。”
苏子阳收回把脉的手,然后轻声问道。
“嗯。确实是。不过这个没有精神,也和前几天那个没有精神不一样了。这是吧,没精神,但是不太难受。之前是没精神,睡醒了也不管用。”
大娘说的比较形象,苏子阳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是这样的,大娘。您现在这个腿还是肿着的,我呢就不先不给你换方子了,咱们再吃一周这个原来的方子,到时候咱们再调整。”
大病用小方,效不更方。
先稳。
这是《道德经》里的道理,“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大病也是若烹小鲜。
既然方子有疗效了,那就不必轻易更换,先观察这个方子有效多久,随时根据症状和脉象再调整方药。
“行。那就先吃着。我就说再吃几天这个药,我老闺女非要把你叫来,再给我看看。还得麻烦你来回跑。”
老太太客气的不行,苏子阳赶紧笑道:“大娘啊,您姑娘把我找来是对的,咱们应该随时联系,随时沟通,这样病才能好的快。我也没啥麻烦的,主要是也是馋您姑娘做的菜了。”
“哈哈,她呀,也就做这一手好菜,赶紧吃饭去吧,吃饭去吧。”
苏子阳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