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
帕麦斯顿开口道:“1828年1月威灵顿公爵就任首相时,第二天便召我过去面谈,希望我成为他的内阁阁员。不过在我给予公爵阁下最终答复之前,我向他提出了两个请求。首先,我希望每个内阁成员都能在内阁或议会中根据自己的判断随心所欲地提出建议。政府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成员分配权力和施加影响力时,在与天主教相关的问题上必须保持严格的中立立场。尤其是在给予候选人支持时,不应该根据他对该问题所持的观点而加以区别对待。
其次,我希望双方达成共识,爱尔兰总督和爱尔兰布政司这两个位置,应该立即换成在天主教问题上立场不那么敌对的人选。因为我认为这个条件对于爱尔兰的和平安宁至关重要。但是公爵阁下是个更擅长提出条件而非接受约束的人,不太情愿作出具体承诺,而是对这个问题一笑置之。他说第一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是不是个诚实的人,第二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是否是个疯子。由于他自已就曾治理过爱尔兰,所以深知派一个我描述中的人去,会在爱尔兰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所以他完全不想这么做。
我说考虑第一点,我对他和皮尔没什么疑虑。但是我看到在这届政府当中,巴瑟斯特身居高位,而古尔本在财政部,加上前几次亲眼目睹的事实,我没办法把这种共识视为不言自明。于是他回答说,那么好吧,我会提交你的名字。我说我似乎比他更重视这些问题,因此必须花点儿时间深思熟虑。离开之际,公爵说他会等我的答复。但是嘛……”
亚瑟曾经设想过帕麦斯顿究竟是由于什么问题和托利党闹翻的,但他怎么也没想到,闹翻的原因居然会是天主教解放问题。
帕麦斯顿继续谈道:“当然,我得承认,皮尔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人,在那个时候,皮尔几乎在除了天主教解放以外的所有问题上都表现的极为开明。其中既有建立苏格兰场,也有废除《血腥法案》。而他在天主教解放上的犹豫,我只能猜测主要是由于他被先前的选举承诺绊住了。因为他当时的选区在牛津大学,而这个选区是不可能对天主教解放议题松口的。”
帕麦斯顿迈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