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瀚弟,你刚平定交趾之乱,身体尚未恢复,此去蜀地又将是一场恶战,朕担心……”
朱瀚打断了朱元璋的话,语气坚定:“皇兄放心,臣弟虽年迈,但为大明江山,万死不辞。况且,有标儿在朝中监国,臣弟在外征战也安心许多。请皇兄恩准臣弟此行。”
朱标见状,也连忙上前,跪倒在地,恳切地说道:“父皇,儿臣愿随皇叔一同前往蜀地,助皇叔一臂之力。儿臣虽不擅武艺,但在军中可协助调度粮草,稳定军心,确保平叛顺利进行。”
朱元璋望着眼前这一对叔侄,心中满是感动与欣慰。便点头应允:“好,既如此,朕便命瀚弟为平蜀大将军,标儿为副将,即刻整军出征,务必速战速决,平定蜀地之乱。”
朱瀚与朱标领命谢恩,随即退出御书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出征事宜。
次日清晨,皇宫前广场上旌旗猎猎,战鼓雷动,朱瀚身着铠甲,手持长枪,立于点将台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整装待发的将士们。朱标则站在他身旁,英姿勃发,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决心。
“将士们!”朱瀚的声音洪亮有力,穿透云霄,“我们即将踏上征途,前往蜀地平叛。此行任务艰巨,但我们是为大明而战,为百姓而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为大明!为百姓!”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震天地,士气如虹。
朱瀚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道:“蜀地地势险要,叛军狡猾,但我们有决心,有勇气,更有智慧。我们要利用地形优势,制定灵活的战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朱标接过话茬,语气坚定:“将士们,此行我们不仅要平定叛乱,更要展现我大明军队的威武与仁慈。我们要让蜀地百姓看到,大明军队是保护他们的坚盾,而非威胁他们的利刃。”
将士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对两位将领的敬仰与信任。随着出征的命令下达,朱瀚与朱标率领的大军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前往蜀地的征途。
沿途,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