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宗在关外取胜同日,锦州前线的关宁总监高起潜的捷报,送入京师。
锦州军克复盖州、耀州、海州等十二城,兵锋直抵辽阳。
高起潜是个年轻太监,跟崇祯朝其他火箭提拔起来的官员一样,供职履历很短。
他初次出宫,是山东的李九成打出天下无敌的架势,败尽各路援军。
崇祯调关宁四千八百入关平叛,从宫里选了读过书知道些军事的高起潜作为监军从征。
历时四个月,打死李九成、打跑孔有德耿仲明,声势浩大的叛乱随之平息。
崇祯尝到了监军的甜头,遂派遣宦官,进入各路兵马营中做监军。
结果这些人,都干得很坏,不是侵吞军需物资,就是临战率精兵护着自己逃跑,同时也让将领们失去主动性,觉得被这种玩意监军是一种耻辱。
唯独高起潜做得好,军队对他的存在没有怨言。
因此到去年,崇祯就将所有监军都撤回了,只剩下高起潜仍在监视关宁。
不过朝中官员就对高起潜怨言很大了。
妈的这个宦官不给自己监视的部队找事,净给别人找麻烦。
别的监军一般都是攥着权力,折腾自己监视的部队,平日侵吞军资,备战胡乱指挥,临阵率先逃窜。
能啥也不干,有监军像没监军一样,就算天下第一等的好监军,是将领祖上九世与人为善修出的福报。
高起潜不光干人事,甚至为做人事脸都不要了,发现关宁军战马不足,只有一万五千匹,他就给朝中上书。
一般来说,正经人遇见这种事,肯定是找朝廷要钱,要么就直接要马。
高起潜不一样,宫里出去的宦官嘛,一不要脸,二了解崇祯。
他知道这么干是皇上添麻烦,咱皇上不是一般抠门儿,奏疏送进去不挨骂就是好事,肯定要不来马,西北群牧所都被刘承宗抢光了,朝廷哪儿有马啊。
所以他不要钱,也不要马。
就给朝中写信。
求求官老爷们帮帮孩子,把俸禄都给咱家捐了吧,买成战马,让咱关宁的战士骑上。
崇祯一看不用找钱找马,心说:妙啊!
能吏!
转手就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