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贼温体仁第一个响应,然后大家的月俸都没了。
非常歹毒。
现在关宁军有四万匹战马。
就这种监军谁不喜欢?不光不克扣物资,还能从关内要来装备。
高起潜现在也很喜欢刘承宗。
自从刘承宗移师辽西边外,高起潜就打起十二分精神,死死盯着刘承宗的军队。
当然他死盯是一回事,刘承宗在战场上神出鬼没,他找不着是另一回事。
当时高起潜害怕极了。
他怕刘承宗袭击锦州。
因此祖大寿前脚把刘承宗不让关宁军动弹的书信送给他,高起潜后脚就躬贯甲胄,身临锦州前线,劝锦州军听话。
咱不动。
高起潜了解皇上,就像了解自己的命根子——虽都远在紫禁城,但音容笑貌,闭眼就能浮现眼前。
只要不让皇上真金白银往外掏,万事皆允。
仗可以不打,良机可以错失,但不能有损失。
同样是他,在发现刘承宗对锦州并无恶意,反倒把辽东搞得一团糟,并且将八旗主力调动往边外,第一时间就与祖大寿制定了反攻计划。
说是反攻,其实只是一次小范围冲突,把刘承宗糟蹋过的土地跑马圈下来。
行动格外成功。
他们仅耗时两日,就将战线从牛庄一路推至辽阳,并在发现辽阳城内的城砖都被烧红,根本不能进城之后,决定于辽阳东西二城驻军,等待八旗反攻。
并在济尓哈朗与尚可喜等人汇合,重新将兵力推往辽阳,锦州军才有序撤离。
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要长期对峙,就得给人留点面子,控制战役规模,未做好充分准备之前,尽力避免战争扩大化。
直到他和祖大寿率军自辽阳退还,驻军于海州,高起潜才给京中奏去捷报,并提到关宁军的火炮不太好。
这算预防针。
高起潜打算明年再求一求京中的官老爷,捐造点红夷炮。
今年是不能再求了……单是关宁买马,凤阳修陵,京师筑城,京中官员一年到头见不到俸禄。
再求,那些贪污腐败的官老爷有了好名声,可不贪污的官老爷们净喝西北风,恐怕得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