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见过左长官,您近来可好?”
1942年5月,山城军事委员会大礼堂内济济一堂,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左重从台上走了下来,两边的国府官员蜂拥着上前问好,恭贺声不断。
走回到军统所在的区域,左重在座位上坐下,旁边的古琦几人,个个面带喜色,互相拱手道喜。
伪满任务的圆满完成,不仅让国府在美国人面前露了一次大脸,还给财政部增加了不少黄金储备,这令某人非常满意,故而就有了今天这场表彰大会。
参与行动的军统诸人皆有收获,有的晋升了军衔,有的被授勋,左重也拿到了第三枚氰天白日勋章,古琦更是成为了新晋少将。
自此一处、二处的主要负责人全部挂上了上校衔,在仕途上踏出了重要的一大步,再往后便是熬资历,短时间内很难再获得晋升。
军统众人低声议论时,却见徐恩增大步走上了台,这家伙由于在“南委案”中的出色表现,同样被授予了文官一系的勋章,乐得眉开眼笑。
“副座,老徐不对劲。”古琦一边敷衍鼓掌,一边低声跟左重交谈。
“哦?为什么这么讲。”
“眼线说,徐恩增对警员宿舍的地下党俘虏不管不问,既不审讯,又不惩处,没有往下追查的意思。”
听到老搭档的解释,左重的脑袋往旁边靠了靠,目视前方假笑道:“这很正常,地下党又不是傻子,相关的人员肯定都撤离了。”
台上,徐恩增激动地给某人鞠了一躬,转身面对与会者露出了洋洋得意的表情,还不忘朝左重挑了挑眉毛。
没有理会对方的挑衅,左重继续说道:“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有这么多俘虏在,足够徐恩增给领袖一个交待,没必要多此一举去追查。”
古琦赞同地点点头,追查有收获还好,若是没收获,这么做等于自找麻烦,徐恩增的做法倒是可以理解。
这也是国府对“南委案”的态度,低调宣传,低调处理,毕竟现在是联合抗日时期,窝里斗终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一个多小时后,众人在礼堂门外送走了某人,戴春峰随行前往黄山官邸。
左重目送车队走远,耳旁传来了徐恩增那令人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