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之后,满面红光的袁绍,亲自拜访周家营盘。
其人表周忠为河南尹、周瑜为镇难中郎将。
现在袁氏已丧失了对朝廷的控制权,所谓表奏官职,其实也就是自己封了。
隔着十万八千里,也不管皇帝同意不同意,就说“陛下在上,我要表某某为什么官职……”。
这是拿刘协当皇帝么?
分明是拿人家当许愿的菩萨啊!
周忠本领过郡守,此任倒还算合情合理,但周瑜这边……少不得要谦虚一番,他连忙道:“公瑾年幼,如何能做两千石?”
“欸!”袁绍不高兴的一挥手:“公瑾乃当世奇才,何必拘泥于形势?想那秦覆之,山中贼盗,都敢窃居卫将军之职,何况公瑾名门之后,又于国于民有功呢?”
周家只能受下。
恰好,内帐传出一阵咳嗽之声。
袁绍起身,道:“听说嘉谋还有一位公子,染疾在榻?”
周忠叹息拱手:“有劳袁公挂念。”
“我家存了不少上好人参,快带我去看看。”袁绍道。
周忠动容,一阵感激后,在前领路。
袁绍抚慰其病子,并道:“令郎相貌不凡,等他振作后,我看有骠骑之才。”
周忠诚惶诚恐,又是一阵感激之言。
走完了笼络过程,袁绍又问周瑜:“轘辕关防卫严密,公瑾可有什么好的破关之策?”
“两军对峙,一攻一守,机会需要在交战之中寻找。”
“敌我双方,往往先露出破绽者亡。”
“我军大胜,敌人又防守严密,此刻不应急着求胜,而需防止失败。”
周瑜道。
袁绍大为欣赏。
小小年纪,不骄不躁,看事全面,能临场指挥作战,还能统筹全局,真是大才。
而且,还长得好看,精通音律诗书。
这些重要吗?当然重要!
世家可是贵族,越完美才越有说服力。
可惜,他要是自己儿子就好了……
“公瑾是觉得,我军中存在弱点么?”
“是。”周瑜点头,直言道:“陈留方向,兵力薄弱,董卓手中又还有精锐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