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西域尽入清朝版图,称为“西域新疆”,分为南北二部分,天山以北的蒙古准噶尔故地为“凖部”,天山以南的叶尔羌国故地为“回部”。
回部不设郡县,而是划分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九个辖区,即喀喇沙尔(今焉耆县)、库车、阿克苏、乌什、喀什噶尔(今喀什市)、叶尔羌(今莎车县)、和阗、吐鲁番、哈密。喀什噶尔的属城英吉沙尔有时也视为单独一城。其中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合称东四城,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合称为西四城,东四城、西四城合称“八城”或“南八城”,与天山北路的伊犁、乌鲁木齐等城相对。
姜辰之所以来回部,就是想拿下回部和准噶尔部。
“先去见一见墨敏。”
“毕竟,他是回部台吉。”
在第二世界清国大陆西域,在东起哈密、南至和田的广大回部地区,经过二百多年的分散割据,才逐步统一成个大范围的封建割据的喀什噶尔汗国。因迁都叶尔羌,又称叶尔羌汗国,统治者仍是蒙古察合台后裔。
清国建国后,叶尔羌汗国与清朝建立了朝贡和通商关系,回部和内地各族人民之间的往来继明代时疏时密之后又趋于正常化。由于代表不同地方封建集团的伊斯兰教“黑山”、“白山”两个教派争权,北疆准噶尔汗国的噶尔丹汗在维吾尔人伊斯兰教白山派(依禅派)首领阿帕克和卓的引导下,率领准噶尔军队南下,消灭了叶尔羌汗国,并建立了以阿帕克和卓为“帕夏”(皇帝)的政教合一的农奴制傀儡政权。
阿帕克和卓及其后人,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相继依靠准噶尔部蒙古人和中亚的外来侵略者,不断在南疆制造分裂和暴乱。
历史上的乾隆二十二年,清朝平定了准噶尔贵族的叛乱。又粉碎了阿帕克和卓的后人大和卓木波罗尼都和小和卓木霍集占在南疆的反清叛乱,剿灭了所谓独立的“巴图尔汗国”,才实现对回部的统治。
而在这个影视融合世界,清平大小和卓之战还没有发生。
现在姜辰就是想提前拿下回部。
招抚天山南路各城。
现在在清国大陆,回部每城置驻扎大臣一至二员,其下置伯克,依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