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杨林在写这些注解时并没有要刻意讨皇帝欢心,他只是觉得寓意这么好的画要不配上些绝妙的文字,那真是妥妥白瞎了自己的一番心思。所以他把后世对明朝的评价给写了上来,没想到让万历皇帝心动感慨不已。
万历皇帝过了好半晌才道:“杨林深得朕心,此人可堪大用。来人,拟旨”
“擢升杨林为叆阳参将,行副将事。麾下将佐官吏皆各升一级,其余兵民人等按战功赏赐有佳。由朕的内帑拨付此赏银。将本为险山参将管辖的镇江、宽甸、长甸等边堡归其管辖,军政民事皆由其决断。望其不负朕望,有朝一日荡平建奴。为朕雪耻,为国解忧!”
王太监闻言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暗呼道:“我滴天老爷,杨林这是祖坟冒青烟了吗?能获得陛下如此赏识,给与这么大的权力。这在大明开国以来的历史上也没谁能比得了了。要知道这位万岁爷可不是什么大方慷慨的主儿”
“你还傻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快拟旨!”万历不耐烦的向还呆立在原地的王太监怒喝道。
“是是是,奴婢这就拟旨”
万历皇帝这么大力封赏杨林的目的,一是喜爱和器重他;二是要以叆阳抗敌的战绩为榜样,告诉辽东其他各地的军民,你们只要好好干那么我这个皇帝不吝封赏;三是他要在辽东搞势力平衡,最重要的是他要恶心文官集团;四是通过此事试探朝臣们对皇帝要重掌军权的反应,为继任自己皇位的子孙探路。最后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这位大明皇帝在位将近五十年,他能不知道辽东那些将门与朝里那些大臣的关系吗?正因为如此,他很清楚努尔哈赤这种蛮夷之所以成了气候,正是他们互相勾结的结果。但正如他自己哀叹的那样,没有真凭实据奈何不了这些人。
他多年不上朝是事实,但他这么做不是傻也不是不理国事。遥想当年他要夺回军权,仿造先祖骑马要重振武功。岂料马毛了把他摔下来受了伤,因此腿上落了残疾。
说实话这事儿发生的很蹊跷也很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