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周沈年立刻站起来,到旁边书案上拿起中午送过来的那份作业。
葛先生心里滑过丝丝失望,周沈年像是不知道这件事,葛先生端起杯子喝着茶,看着周沈年看那份作业。
周沈年垂着眼皮看完,慢慢折起,将作业塞回信封,这才抬头看向葛先生笑道:“是这份作业啊。”
周沈年的语调让葛先生的心又跳上来,放下杯子,指着那份作业,压低声音道:“这是世子爷的意思?”
“这话要是让世子爷听到,肯定得领几句教训,世子爷的差使里可没有督察学政这一条。”周沈年笑道。
“瞧瞧我!”葛先生拍了拍额头,“这份作业。”葛先生一脸苦相。“这可不简单哪,这是给整个两浙路的学子一人发了一把铲子。”葛先生比划着往下挖的动作,“谁知道铲出来什么!”
“照我看,倒不是为了铲出什么,只怕真是为了做学问,看看哪些人是真正通实务,能耐下心关注民生吏治,不是只会写诗做赋。”周沈年已经理出了思路。
“怎么讲?”葛先生欠身往前。
“这趟从京城过来,世子爷召了潘家那位叫潘世易的入幕门下。”周沈年也压低声音。
葛先生急忙点头,潘世易是领了份王府长史的衔儿从地方小县转到世子爷身边参赞的,这是大事儿,他不但知道,还知道的不少。
“潘长史的长处先生必定知晓,就是精通地方政务,庶务。如今,世子爷很看重这个。”周沈年道。
“那这作业,也不能……是吧?”葛先生摊着手。
“这话怎么说呢。”周沈年一副极其为难的模样,“一来,现在世子爷确实极其不喜空谈风雅什么的,二来,世子爷身边缺人哪,特别是在这江南。
“前一阵子我走了一大圈,就是奉了世子爷的吩咐,看看有没有可用的人。”周沈年看着葛先生道。
葛先生慢慢点了点头。
听周先生这么一说,这事儿就顺理成章了。
“世子爷就快回来了,先生?”周沈年看向葛先生。
“既然来了,总得请个安,正好,秋赋的事,当面跟世子爷禀一声。”葛先生明了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