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快就由英特尔的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联合其它的半导体企业,成立了sia即“半导体行业协会”,合力应对危机。
    sia游说了国会议员,让政府给芯片产业减税,所得税税率从49降至28,还鼓励养老金进入芯片业风险投资。
    紧跟着,sia就拿出了后世中国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招数——状告岛国芯片企业威胁老美国家安全:
    很快,诸如岛国在硅谷从事间谍活动,芯片战争和岛国威胁论之类的报导,开始在老美的主流媒体上大肆报道。
    1985年,美日就半导体问题谈判,老美开出的条件无比苛刻,要求老美半导体必须在岛国市场提升到20到30的份额,同时建立价格监督机制,终止第三方倾销。
    面对如此霸道的行径,岛国当然不肯答应,双方为此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明暗交锋。
    在美日斗争的初期,日本还曾一度占据上风,美国眼见占不到便宜,开出了最后通牒:截止1987年4月1日之前,必须改善市场准入和停止在第三国倾销,还向岛国3亿美元的电子设备产品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
    同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东芝事件”,一名员工举报东芝机械公司在1982年向大苏销售了8台当时最先进的9轴铣床,让大苏的螺旋桨技术得到了飞跃,造出了老美的声呐探测不到的“静音潜艇”,日本由此陷入了被制裁的境地。
    局面急转直下。
    不但如此,老美找到了岛国在半导体行业的致命缺点——核心专利。
    岛国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采用的其实基本都是老美进行产业转移时,授权给他们的专利,现在自然要被老美拿捏。
    而且岛国企业在进步的同时,老美也没闲着,在岛国人还陶醉在自己半导体的成就时,老美已经凭借着前瞻优势已经进入了操作系统,互联网等领域,不断开辟微电子技术的新战场。
    而岛国在这一块的反应是很迟钝的,他们将模仿的能力做到了极致,但在面临新事物的态度上,却缺乏探索和判断能力。
    1989年,岛国终于被迫投降,和老美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半导体保障协定》,开放半导体产业的知识产权、专利。
    投降所带来的后患是无止境的,所谓一着失计,步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奋斗在嘉靖年间女帝跪求原谅?我反派大魔头不装了!天武神帝娱乐:这个影帝有点儿帅狂龙下山:我是国手仙医综影视:绑定了万人迷系统怎么办换专业后,五位学长哭着求带重生七零:前夫假死我改嫁,他急了离婚后,假千金她成了万人迷贵女拒当吸血包,寒门白眼狼急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