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七郎这些年辗转各地为官,渐渐领悟一个道理“非惟制其不叛,重在使其无叛耳”。
    军事斗争的胜利,只是收服边疆的第一步。
    而接下来的治理,才是考验朝廷和地方官治理智慧的时候。
    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治标还要治本。
    在六诏之地,就有侄女婿黑齿常之这个种田好手。
    昆明城作为大唐统治的边陲城池,常有商旅来往六诏乃至更南的地方,在黑齿常之到任后,比以往更加繁华。
    此时,昆明刺史府贴出告示,有文吏高声念道:“凡边军屯田,皆可参加‘屯田大赛’,除所获军饷余粮,优胜者能得到皇帝的赏赐!”
    “第一等,可获得陛下亲笔所题的字;其余可获得粮食、布匹和盐若干……百姓参与民屯者,奖励同等!”
    这是朝廷下达的诏令,消息一传出,军民议论纷纷。
    “我是益州人,自认种地是一把好手,拿第一等想必不难……但,我不想要陛下的字。”有个军汉为难地说。
    他又不识字,陛下的字再好他也不懂欣赏。
    另一个笑道:“你不懂行!陛下的字是传家之宝,有这幅字,子孙后代都能被人高看几分。”
    似乎是这么回事?
    众人摩拳擦掌,都想得到第一等。
    不就是种地吗,这可是根植于血脉中的天赋技能!
    刺史黑齿常之欣喜地接纳了第一批移民。
    朝廷下达从内地迁徙移民的指令,落实此事的地方官都很忐忑。
    结果出乎意料的,移民的告示一贴出,不用他们再三动员,就有百姓收拾好包袱,清点好家当,随时准备出发。
    “当民户有田,若是充作军户,官府还给发媳妇!听说是热情活泼的六诏小娘子!”
    早些年,整个大唐经历数十年的战乱地广人稀,官府按“均田制”给百姓分永业田和口分田。
    随着这些年的太平,人口渐渐增加,有些地方已经无田可分。
    田地渐渐集中在大户、豪强手中,失地的贫户流离失所还要服徭役,生活很艰难。
    恰在此时,朝廷说让他们到美丽的彩云之南去!
    给多少安家费,不计较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权力医途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好吃懒做小娇娘,好孕连连宠上天重生1980:开局赶山宠妻当首富穿越之异空飘零修仙从高二开始问鼎青云: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娱乐:这个影帝有点儿帅厉元朗水婷月孤凤栖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