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我也不知道。”
胡惟庸想说是李善长给他的。
但他不敢冒这个险,一旦李善长否认,那就坐实了他知情不报的罪名。
他此刻终于想明白了,自己上当了。
从一开始,李善长就没打算与自己联手,而是在利用他把李家从整件事里摘得干干净净。
事件的源头不是廖永忠使用龙凤服饰,有谋逆之心,而是更早!
是从吕本回京当上吏部尚书……不!
胡惟庸神色凛然地看向龙椅上坐着的朱元璋,一个可怖的念头,犹如晴天霹雳般划过脑海,让他忍不住浑身战栗起来。
是从东宫乳母张氏的死开始的!
哪怕当时他做好了善后事宜,后来吕侧妃扛下了谋害皇孙的所有罪名,但朱元璋还是怀疑,他把手伸进了皇宫之中,欲将他除之而后快!
“子中,你的脸色不太好看,是不是被秉忠的死讯吓着了?也罢,今日早朝就到这里吧,人都死了,韩国公的丹书铁券,咱就不收了,杀良冒功的案子,咱交给标儿来审,为了避免有人欺负死者不会开口说话,辛苦韩国公当陪审,老先生也在旁监察,你们觉得怎么样?”
朱元璋这个安排,让太子、李家、刘家当审查方,谁是被审方,一目了然。
原本李善长不理朝政后,淮西文官全部唯胡惟庸马首是瞻。
如今,只要李善长答应陛下当陪审,淮西文官就会因此分裂成李党和胡党。
朱元璋笑吟吟地盯着李善长,等着这位老大哥,做出决断。
“老臣愿意为陛下排忧解难,按照璟儿所书的奏本,如实查证各级官员和将领的罪状!”
大家这才知道,揭发李存义杀良冒功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初阻击陈东所率领的大批倭寇登陆温州的最大功臣,刘基的次子刘璟!
换句话说。
假如李善长不同意当陪审,只有太子和刘基两个人审。
在陛下还拒了李善长使用丹书铁券的前提下,会不会有人为了什么目的,再攀扯出在朝为官的李家其他人,可就不好说了。
李善长还没给出答案,胡惟庸先急了眼。
“陛下,百室兄年纪大了,此事我愿意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