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楠则是在她们走后穿行进了家里的后院。
他们家是一座典型的三间茅草屋,前院是村口小河里石块垒起来的院墙,小半人高院里还搭了个狗棚和鸡笼。
后院则是一连四双的菜园地加上个猪栏,虽然这猪栏已经有好几年没养猪了。
猪栏的顶棚一样也是茅草搭建的,上面有个隔层,周楠三爬两蹬的就半个身子钻了进去,仔细的摸索,终于在那隔层里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一把至少有十几年的老式火帽枪。
这把枪是当年他老子当民兵时候淘汰下来专门买来打猎用的玩意。
需要先上火帽,然后假装火药和铅块,击发一次就需要重新换火帽和火药再加上铅块,可谓是麻烦不已。
但哪怕再麻烦,有了这玩意,进了山对付大型猎物也有了保障,所以这就是周楠进山的底气之一。
只可惜因为没有膛线,这玩意是真的不准,超过十米全凭运气,所以就指望它去打猎也不现实,因为不管面对什么猎物,他就一次开枪的机会,而且离远了还不准。
仔细检查了一遍枪管和击锤,在确认了没问题后,周楠也没犹豫就背上了家里的大竹娄、腰间别着柴刀和放血刀开了后院栅栏,朝着后山走去。
他没打算多准备几天,因为现在的他们家就差不多断粮了。
除了厨房大陶缸里还有些棒子面、小米之外,家里就剩下些红薯能填饱肚子了。
七口人的吃食每天的消耗都很恐怖,多犹豫几天,那可就得多挨饿几天。
好在现在不是农忙时段,生产队也不紧张上工,这要换成农忙的时候,他就算想上山打猎也得忙得过来啊。
回到八十年代初,不管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和后来的25年自然根本没法比。
打开了篱笆门周楠踏上了上山的小路,山里人的人家每家都依山而建,所以上山对他们来说那是方便无比。
更何况周楠他们家比较偏,跨过屋后的那山坡,后面就是绵延几十公里的大山深处,那绵延的大山里可都是宝贝,都是山货啊!
“吱呀!吱呀!吱呀!”
一步步走在绵延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