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子里也都问问,平时各家种的都会有多的,咱们也不计陈米还是新米,只要是糯稻就收来,总比在粮铺买的要便宜,实在是不够,再去店里瞧瞧。”
“对呀,来不及还能去大姑他们村里和大舅他们那儿都问问,在村子里收的肯定便宜些。”
这样算起来都已经好几十两的开销了,还有吃的上头,没个七八两银子只怕是不够,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看样子他们之前算的一百两还是保守的了。
好在冬天到了,一季大棚菜好歹能出一百两的银子,也不怕年底没钱过年的
下午,等俩老头醒了后,他们就回去了。
临走时,刘长寿和铁生说,让他先在院子里腾出一块地方来,等明天店里送砖头瓦片过来, 还得他帮着看看品质。
他们这一回去,大概要明后天才能过来。
铁生自然是满口答应的。
一行人回了村子,到村口时,由刘长福赶着驴车将黄老先生送了回去。
老刘头拉着他的手说,回头等屋子建好了,再请他来吃酒,让他可一定要来,黄老先生笑眯眯的应了。
告别黄老先生,众人到家后,就和陈氏大致把情况说了。
找人这事儿得慎重考虑,刘长寿就说让陈氏看看哪家有合适的,他自己则要到里正刘长年家里问一下他们家有没有糯稻。
糯稻谁家没有的?他先挑了刘长年家,自然是考虑到了他的身份,有时候,巴结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刘长寿走了,陈氏合计着长远倒是个不错的人选,那小子做事还是满踏实的,而且为人正派,不是偷奸耍滑的人。
于是就准备晚上过去问问,想着还有旁的什么人可以用的,刘宁又给他举荐了一个人选。
“长柏大哥现在也闲着呢,我今天听白嫂子说他家里的棚子也搭建好了,等明天将菜籽撒上就成。”
陈氏闻言就点她的脑门:“你长松嫂子今天是不是给你好吃的了?”
刘宁忙摇头否认:“哪有?我是那样的人吗?”
不是才怪!她的床头可是放了一大包长松嫂子给的点心呢。
刚才还和七八俩毛分着吃了些
长松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