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长苦笑着摇了摇头。
“绝无可能!根据杜玉凤同志的报告,她这个弟弟是一个独立意识很强的人,既不愿意加入国民党,也不愿意加入我们八路军,只想做自己的山大王”。
他接着又继续说道: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个杜子腾对我们八路军还是充满了善意,这次杜玉凤同志从太平寨回来,就给我们根据地带回了一千吨的白面,极大的缓解了我们太行山根据地的粮食危机”。
那位戴着眼镜的指挥员高兴的站了起来。
“好呀,有了这一千吨粮食,我们根据地这个冬天就好过多了”。
“哒哒”,一位指挥员敲了敲桌子,问道:
“参谋长同志,既然这个杜子腾神通广大,我们能不能再找他帮帮忙,多搞点粮食回来,毕竟我们根据地还有几百万人在饿着肚子”。
参谋长皱了皱眉头,显得有些为难。
“我们刚弄回来一千吨粮食,现在又去找人家要,会不会显得有些咄咄逼人?”
那位戴眼镜的指挥员也点了点头。
“我也觉得这样不妥,这样做很容易让对方产生误解,以为我们在敲竹杠”。
一位指挥员不以为然的说道:“我们又不是白拿,可以给钱嘛,实在不行还可以打借条,等将来革命胜利以后十倍奉还”。
“砰”,那位带眼镜的指挥员一拍桌子,怒气冲冲的站了起来。
“拿钱买可以,但是打借条的事情咱不能干,搞得不好,很容易让对方反感”。
那位指挥员勃然变色。
“你什么意思,你是觉得我是土匪吗?”
“我没有这么说,我就是觉得打借条这种事情很不妥!有损我们革命军队的形象!”
“好了,不要吵了!你看看你们,还像一个八路军干部吗?”
总指挥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看到总指挥发火了,两个吵架的指挥员终于冷着脸坐了下来。
总指挥看了他们一眼,说道:
“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根据地的建设着想,心情可以理解,有意见可以提嘛,吵成这样,让下面的人看到了,像什么样子?”
见他们都坐了下来,总指挥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