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书宁还在装腔作势,鬼哭狼嚎。
梅香雪雁秋月跟他们父子很熟,当着郑道天的面,对郑书宁照打不误,没把郑道天当回事。
杨谦转过头,轻声呵斥:“行啦,有完没完?郑叔叔来了,好歹给点面子。”
郑道天笑着摆手:“不妨,不妨。
这小子一天到晚没个正经,几位姑娘代老头子好生管教,老头子感激的紧。
你们年轻人继续玩吧,老头子不打扰公子和各位姑娘的雅兴,告辞。告辞。”
杨谦假意挽留:“郑叔叔何必着急,先喝杯茶吧。
竹韵,为郑大人奉茶。”
竹韵识趣的斟了一杯茶。
郑道天拱手:“下臣还要回一趟刑部,就不叨扰公子了。
请公子好好休养,下臣过些日子再来探望,这且告退。”
竹韵茶水刚刚端来,郑道天乐呵呵走了出去。
临出门前,回头瞟了一眼还在假模假式挨打的儿子郑书宁,心中乐翻了天:“儿子呀儿子,你太有出息了。
太师府门槛高不可攀,你混的比自家还熟,以后郑家的荣华富贵就靠你了。”
腰杆不知不觉挺直,哼着小曲离开翠柏院。
郑道天没想到,儿子郑书宁在翠柏院挨的这顿打很快给他带来丰厚回报。
次日,太师府传出诏令。
刑部尚书郑道天迁为礼部尚书,全权处理西秦议和诸事。
虽说六部向来平起平坐,没有明面上的排序。
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朝讲究以礼法治理天下。
礼是至高无上的,礼部私下被尊为六部之首。
礼部实权不如其余五部,但魏国有个不成文的惯例。
如是六十岁以上的官员升为礼部尚书,等同养老退隐,没有向上发展的空间。
五十岁左右的官员,特别是其余五部尚书转任礼部尚书,一般是当做储相培养,这时的礼部尚书就是跳板。
多则两三年,短则一年半载就会升为三省副长官,一般是尚书省左右仆射,但也有人升过中书侍郎和黄门侍郎,甚至有人直接升为中书令和门下侍中。
郑道天今年刚过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