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和三百柏灌氏的土人厮杀,
这样闯出一条活路的可能性更大。
驩兜武士的第一个想法便是如此,只因竖亥绞肉机一般的屠戮,让他们仅仅几个呼吸间便倒下数人。
可柏灌氏队列中缓缓伸出的两人长的矛,令他们彻底失去幻想,进退维谷。
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考工记·庐人》
尽管未能达到单人作战使用长度的极限,但首次出现的密集长矛阵足够让驩兜部武士难有招架之力,
精致的石制矛头穿透性强,本为破甲特制,哪知大多驩兜武士连甲都未能披上,
局面形成绞杀之势,百人的精锐部队很快士气崩溃,在三面夹击之下再无还手之力。
竖亥甚至还有闲工夫思考一阵:
“若是研发出四座战车,配上三身长矛,
搭配孙膑的记载的‘薄中厚方,居阵在后’步兵阵型,就成了春秋战国时最常见的阵型。”
“看来回去以后,得把‘矛’‘枪’两字区分开,‘槊’的出现得等骑兵战术普及,暂时不急。”
水面上的战争也进入白热化,两身矛的投入令驩兜部武士上岸难如登天,
可他们已经靠近岸边,再回头只会被扎成刺猬,
于是尸体在河面堆叠,鲜血将河岸染成红色。
后方的山上,战果更是喜人,
当领路的蚕丛氏男人发出信号,并攀着树藤从接近垂直的崖壁上逃走后,
二百驩兜部精锐才反应过来:上当了。
原木与滚石齐落,前后方不知从哪冒出的土人接连使用投矛器和弓箭,
生生让这二百人没能近身搏杀,大多便便失去战斗力或坠崖,
仅存的一些人,虽然也给埋伏在两边的土人造成一些杀伤,
但在土人的主场,他们依旧只能含恨而终,
只是可惜那些青铜武器。
当殳戕从山上下来,对着脱去札甲的竖亥点头后,
竖亥明白,可以开始下一步计划了,
他有条不紊的指挥:“捡起他们的武器,快些乘舟去支援攻城。”
“你们还有投矛和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