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厂长又让人去喊食堂的郝科长、郑师傅。
两人不明就里地赶来,结果发现厂长是让他们吃东西。
当两人一一试吃完毕,厂长就问:“味道怎么样?”
尽管不明白厂长的用意,两人还是如实给出了答案。
郑师傅点出来缺点:“温度影响了口感。”
“不过,整体还是不错的。这应该是用米浆做的,吃起来滑滑嫩嫩,米香很浓,而且料汁儿调配得非常好,味道醇厚。当然,要是再配上点辣椒酱,估计会更好吃。”
郑师傅说完,厂长不住地点头。
他们厂这位大师傅是有真材实料的!
虽说他一个外行人说不出这么细致的感受,但郑师傅的描述,让他觉得非常恰当。
轮到郝科长,他只挠头:“我就知道好吃,别的也说不上来。”
闻言,厂长向杨国强颔了颔首。
“老杨,你跟他们讲讲你的想法。”
杨国强便笑呵呵地说,既然他们都认可这道食物,那就按照刚才厂长给出的意见,将这道食物安排进食堂的菜单。
郑师傅立刻表示:“厂长,这得每天现磨米浆,我们厂里不具备条件啊!”
此时的社会,还没有出现外包的理念。
所以郑师傅第一时间只想到,得自己带着食堂的人磨米浆。
倒不是说他偷懒,而是太麻烦了,没必要吧?
厂长来了兴趣:“老郑,这么说你也会做这个?”
郑师傅直白道:“我目前没做过,但研究研究,肯定是能做出来的,无非是米浆和酱汁儿的调配需要花点功夫。”
“只是厂长,不是我老郑找借口躲懒,而是食堂人手有限,现在我们厂里二百多号人一日三餐再加个夜宵,就够让我们忙活的,实在是挤不出时间来搞这个啊!”
厂长听后,虽说有点遗憾,但也没有太大落差。
毕竟他一开始就没指望老郑。
“老杨,既然这样,你去和那个孩子商量吧,具体价格你知道该怎么定。”
听到这话,杨国强便站起身,“行,那我先回去了。”
等杨国强一走,郝科长就好奇地问:“难不成这次的东西,又是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