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怡:?
宋栀突然就理解冯知县了,当媒人,尤其是可能成就一段良缘的媒人,确实会让人热血沸腾。
李秋怡和宋杨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从前是没见过的。她喜滋滋把宋杨的情况仔仔细细和李秋怡说了,“我那个二叔别的不行,总归有一张好脸,我大哥会长,取了他爹表面的长处,又得了我二婶的里子,是个好人呢。”
“就是,你们李家门楣高,不一定看得上我大哥。”
宋栀这话可不是朋友间的取笑之言。
陇西李氏是百年望族,虽经了朝代更迭的牵连已大不如前,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安阳县的李氏虽是陇西李氏的旁支,如今也在经商,但……宋家的底蕴还是太浅。
“不过我也想了,伯父伯母并非一味看重门第的,要不早都把你送到京中由李家本家教养,我便是连认识你的机会都没了。”
这话可是说到李秋怡心坎上了,让她挺了挺胸脯:“我爹娘是疼我的。”
但马上又丧气起来,“我爹娘都这么为我筹谋了,还不是没算过人心。”
她和表哥吕鹏自幼相识,十岁时便定下了婚事。要说男女之情,李秋怡不懂,但这世上多少盲婚哑嫁,想来不懂也是不要紧的。所以在李秋怡看来,夫君总是熟人好。
谁知道这熟人就这么给她憋了个大的。
要说多大吧,也没有,就是让人如鲠在喉,这样想着,李秋怡又叹了口气,让宋栀瞧着,她似乎有些认命的意思。
宋栀劝道:“都说鸡肋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多占碗里的地方?要我说,该丢就丢。”
前世父母走后,又因为陈易做官,宋栀随着他远离安阳,并不知道宋杨的结果如何,但现在的境况完全不同。
“嫁给我表哥,日子是一眼望到头的。斗小妾,养庶子,要是嫁给别人,还能赌一把好日子。”李秋怡喃喃道。
宋栀:“要不说咱俩是好姐妹,我就是这个意思。”
“这样,若两家父母觉得这门亲事能结,初十那日我们去南山道馆,安排你跟我大哥见一面。”
李秋怡并不扭捏,更不害羞,赞同道:“这样最好,要是你骗我,你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