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步登天的前兆。
散会时,学员们的行动轨迹微妙地发生了变化,原本三三两两的小圈子,此刻都不自觉地往郑仪的方向靠拢。
几个平时没什么交集的干部主动走过来搭话,甚至有其他组的成员“恰巧”顺路,跟在他身后寒暄。
官场生态,向来如此现实。
昨天还默默无闻的小科员,今天就能成为众人眼中的“潜力股”。
面对突如其来的追捧,郑仪既没有受宠若惊的局促,也没有故作高冷的疏离。
他的应对堪称教科书级别,对每个人都礼貌回应,却巧妙保持着恰当的距离;谈论问题时专注诚恳,但涉及个人评价时又轻描淡写地带过。
不卑不亢,滴水不漏。
“郑仪!”
一道洪亮的声音突然打破了大厅里的低声交谈。
众人回头,只见李明哲大步走来,脸上挂着罕见的热情笑容。
作为省委办公厅的副处长,程安书的嫡系,李明哲向来是众人巴结的对象,何曾见过他主动找人搭话?
“李处。”
郑仪微微颔首。
“精彩!太精彩了!”
李明哲亲热地拍了拍郑仪的肩膀——这个动作落在旁人眼里,无疑释放出强烈的政治信号。
“你那套‘权责清单’的建议,连王部长都点头了。”
李明哲声音洪亮,确保周围人都能听见。
“看来咱们这批人里,又要出一位大笔杆子了!”
这话说得极有份量。
在体制内,“大笔杆子”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的。
那意味着进入领导的视线,成为政策制定的核心成员,甚至……未来主政一方的预备队。
郑仪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但面上依旧谦逊:
“团队合作的成果,不敢贪功。”
李明哲哈哈大笑:
“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走,一起吃个饭,正好程秘书长想听听你对县域经济的看法。”
程秘书长?!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省委秘书长程安书,省里排名前五的实权领导,竟然点名要见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