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4)页

    他勤政治国,所为的,几乎就是这一点了。
    第二,便是天下人个个都能入学读书,人人皆可识字。
    为此,老朱不顾朝堂上满朝文武大臣的集体反对,强行在全国立公学,推行义务教育。
    没错!
    这个时代的大明,有着全世界最早,也最完备的义务教育!
    历史上第一次,老朱将国家公办学堂,开到了广大的乡村地区!
    在洪武二年,大明还没有一统天下,战事还在各地继续的时候,老朱便迫不急待的铺开了公办学堂。
    他要让天下人人识字。
    他要让大明子民个个知礼守法。
    朝堂上,没有一个大臣支持老朱的做法。
    无论是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等大臣,还是那些口口声声立志传播圣人道德文章的文人大儒,全部都反对老朱的这一政策。
    对这个时代大明来说,将公办学堂普及到全国的乡村,多少有点不切实际。
    可老朱就是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一意孤行,坚定不移的推行了。
    历史上,这项政策,因为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在老朱死后,很快就被废除。
    但至少现在,老朱还活着,全国性大规模的公办学堂还在继续办。
    这是老朱的梦想。
    一个帝王的梦想!
    不过,老朱也很清楚其推广的难度。
    也知道这项政策,大多流于表面,实际执行得并不好。
    可没有办法。
    光是给学生们发放书籍这一项,朝廷的财政就负担不起,老百姓也负担不起。
    无他,书太贵了!
    活字印刷虽然早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但实际使用中,大多仍以雕版印刷为主。
    因为汉字是象形字,而非字母文字,排版太困难了。
    雕版印刷的工匠,不需要认识字,照着雕刻就行。
    活字印刷的工人,要拿出汉字进行排版,首先的第一要求,就是自己能认得字。
    可不同于后世人人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这个时代,读书识字仍是一项十分高级的技能。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能认识几千上万字的人,随便做点啥不能营生,
第(3/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超凡:我在都市创建魔女会农女换夫:买个病娇反派狠狠宠长公主今日驯服萧督主了吗?医女的大唐恋歌厉元朗水婷月港综世界的佛爷我是死刑犯,不是神探高考前,废柴醒来成为道家天师大反派也有春天2八零,独美学霸被科研大佬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