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4)页
反受其咎。”
    “大丈夫遇事,断不可错失良机。”
    陈登说话滴水不漏,他着重强调徐州底子还在,也不完全算是吹牛。
    因为徐州确实没人比陈登更了解徐州的实际状况了。
    陶谦在任时,任命了陈登为典农校尉,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部长。
    陈登确实大才,在他的治理下,不仅减少了徐州的饥荒,还积累了大量粮食。
    吸引了大量的百姓归附的同时,更是为徐州积累了无数财富。
    以至于中原各州都在闹饥荒的时候,徐州竟还有闲钱去盖金佛寺。
    不过古人在涉及到数字的时候,向来是信口开河的。
    前脚陈登张口就说要帮刘备搞出十万大军出来,后脚又扬言说徐州在遭受劫难之后仍有户口百万。
    古代也没有详细的统计表,谁知道是真是假呢?
    眼看陈群与陈登两人争锋相对,李翊这时候出来解和道:
    “两位不必争执,徐州牧一职责任重大,非一时可决。”
    “请容我等商议一番,如何?”
    这话说的圆滑,两边不得罪。
    陈登见李翊丰神飘洒,器宇轩昂,张口问:
    “足下莫非是助使君大破曹军的李子玉先生么?”
    “正是鄙人。”
    李翊颔首,微微笑道:“陈校尉消息倒是灵通,余不过出山几日,陈校尉竟便知晓在下名讳。”
    李翊暗叹古代消息如此逼仄的环境下,陈登居然能这么快知晓自己的名讳。
    只能说不愧是世家大族,手伸得确实宽。
    陈登给李翊的感觉有点儿像笑面虎,但他此时笑容的倒是十分和善,没有显露出太多恶意。
    “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何况是子玉先生这样的天下奇才呢。”
    “曹操二伐徐州,不可一世,我徐州军累败其手,先生初次用兵便能将之击败。”
    “叫登着实佩服。”
    虽不知陈登这话是否真心,但李翊还是感激地拱了拱手:
    “若论文武足备,胆志超群,翊远不如陈校尉。”
    这虽然是一句恭维的话,但陈登听了却很受用。
    他本就是一个自负的人,李翊对他的这句评
第(3/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御风起,等风归以命为契被抄家?我搬空皇宫娇养废将军重生61,我带了一座军火库财戒仙凡分界八零文工团美人,清冷空少撩红温大反派也有春天2迎娶女杀神后,身份藏不住了问鼎青云: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