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没问了,打开太极这本书来看。这书封面就一个“极”字。一打开,就是写着分化法这玩意儿。
第一,三阶段划分法。
打基础阶段:主要关注动作外形的规范,包括记住动作名称、顺序、方向,保持身体中正,姿势正确,追求松柔绵缓、圆活连贯、上下相随、左右协调、重心平稳、步法轻灵等特点。
气息顺畅阶段:重点在于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如起吸落呼、开吸合呼,使呼吸与肢体运动相互协调。
求意自然阶段:侧重于意念的运用和对太极拳内涵的理解,此时动作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内在的意念和气息、以及外形顺应内在的引导。
第二,招熟、懂劲、神明三阶段划分法。
招熟:熟练掌握套路招数,能够流畅演练。
懂劲:通过推手练习和对动作灵活运用,感知并掌握对手力量的变化以及自身力量的控制。
神明: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动作自然无痕、浑然天成,体现出高度的自由与和谐。
第三,六阶段划分法(陈式太极拳)。
学架子:学习并熟悉套路,了解太极拳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正架子:修正身形、手形、步形等,使之符合规范。
捏架子:细化动作,调整细节,精益求精。
顺架子:使动作更加流畅连贯,内外合一。
拆架子:分解套路,深入理解单个动作及其应用。
定架子:形成稳定的个人风格,套路演练趋于成熟稳定。
第四,阴阳平衡划分法。
一阴九阳:刚多柔少,阴阳失衡,不适应技击。
二阴八阳:阴阳稍有改善,但技击能力仍显勉强。
三阴七阳:内气贯通,动作协调,但气尚弱,协调不够稳固。
四阴六阳:内劲充足,意气灵动,整体结构稳固。
阴阳平衡:内外协调,攻防自如,收发自如,和谐统一。
一共四点,中规中矩的介绍,雨夜看了似懂非懂。最后还有一段总结语言:以上这些划分方式各有侧重,分别从技术掌握、内在修为、实战应用、阴阳哲理等方面阐述了太极拳习练的递进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