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东的记忆如破碎的琉璃重新拼凑。飞升前夜,玉渊潭突然掀起惊涛,师尊化作金鱼将他死死护住。雷劫过后,潭底只留下这枚鳞片和刻着\"勤\"字的玉佩。他当时以为师尊只是闭关修炼,却不知那竟是永别。
\"师尊!\"张兴东弃剑跪地,额头重重磕在冰凉的玉阶上。水幕中的师尊却缓缓后退,周身开始泛起透明的裂纹。\"三界法则容不得我久留,唯有这鳞片\"话音未落,整片水幕轰然崩塌,化作万千光点没入他体内。
剧痛中,张兴东的仙骨发出龙吟般的轰鸣。他看见自己的金丹正与鳞片融合,后颈的疤痕化作游动的金鱼印记。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凌霄殿的琼楼玉宇开始簌簌剥落,取而代之的是玉渊潭畔的翠竹茅舍。
此后三界再无玉皇大帝,玉渊潭边却多了个垂钓的修士。他的鱼竿上不挂鱼饵,只悬着那枚褪色的鳞片。每当暮色四合,便有万千金鱼围绕着他,鳞片相撞的声音宛如仙乐。有人说,那是张兴东用整个天庭,换回了与师尊重逢的机会——即便只是在梦中,在记忆里,在永不消散的师徒羁绊中。
而在被遗忘的凌霄殿废墟里,那本《天工开物》的\"鳞甲篇\"多了新的批注:\"师徒因果,如鱼溯流。纵天地倾覆,亦不改其志。\"这场震动三界的异变,最终化作玉渊潭边的一个传说。老人们说,每逢月圆之夜,还能看见青衫仙人与布衣修士并肩垂钓,潭水倒映着他们的身影,恍若千年前师徒初遇的模样。
时光流转,四季更迭。玉渊潭的水面永远泛着细碎的金光,岸边的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曳。张兴东每日守着这片水域,将天界的奇珍异宝化作滋养万物的灵泉,把曾经执掌三界的神力,用来守护这片承载着师徒回忆的天地。
他教会附近的凡人用特殊的鱼哨与水族沟通,将师尊传授的仙诀改编成渔歌。每当歌声响起,金鱼们便会跃出水面,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这些光芒里,藏着师徒间未曾言说的牵挂,和一个弟子对恩师永恒的追思。
这个故事,就这样在玉渊潭边代代相传。它告诉世人,真正的力量不是号令三界的权杖,而是铭记恩情的初心;最珍贵的宝物不是凌霄殿的琼浆玉露,而是那份跨越生死的师徒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