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她也不是何秀儿的娘家长辈,娶亲者的一应礼数,那都是冲着叶十三来的。
这一点,都懂。
“屋里坐,酒饭刚好,就等喜客登门了。”
叶十三笑着,大手一挥,率先进了屋子。
他不走在前面,没人敢抢在前头进屋。
待一行娶亲人落座,叶十三这才知道,由于徐老六公务在身去了镇里,这形式上的主事,自然就由徐才这货一肩挑了。
徐才前脚送完物资,后脚又带着娶亲的花轿,急匆匆又折了回来。
提前把物资送过来,好让叶十三这边也有个准备,毕竟是营房这边给何秀儿出阁。
“叶什长,郑某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喜礼奉上,实在是惭愧。”
郑一刀一脸愧色,难为情地望向叶十三。
“不必如此麻烦!”
叶十三摆摆手,摇头道:“原本以为,待前辈收拾好了住处,接何秀儿过去住就行了,没想到前辈还有这礼规,也好,也好!”
说话间,叶腊八把一盆带汤羊肉端上桌。
方才叶十三让蔡一弄好了的两样下酒菜,也一并端了上来。
有酒,就不缺气氛。
尤其是喜事,更少不了酒的衬托。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营房里顿时就充满了喜气。
炕上一桌,地上一桌,凡是娶亲的来者,羊肉管够,干饭管够。
营房的另一间屋子,在叶刘氏的指点下,蔡一很快就给何秀儿挽好了头发,看着毫无装饰的发髻,叶刘氏心头一阵难过,顺手拔下自己发髻上的一支骨钗,就别在了何秀儿新梳的发髻上。
这根骨钗,那是在流放充军的路上,叶刘氏从路边捡来的一根不知来源的骨头,趁着打尖露营时在石头上磨制而成。
她原本不少的玉簪、银钗,被打入奴籍后,早被官府的人搜了个干净。
这支色泽淡黄,不知来历的骨钗,此时成了何秀儿唯一的嫁妆。
一顿简单而又扎实的迎亲酒饭很快结束。
蔡一把没有红盖头的何秀儿扶上花轿后,徐才扯起嗓子又喊道:“起轿,回府!”
四名抬轿的田兵,也跟着重复了一声“起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