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十三又道:“若滇马策能够马到成功。我奖你白银一万两。另外还会上书京师锦衣卫南镇抚司,给你一个小旗的员额。”
北条浩二纳头便拜:“多谢林千户提携。”
林十三道:“别急着谢我。事情还没办成呢。咱们得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你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接下来的几日,林十三忙着跟北条浩二制定引诱倭寇上岸的详细计划。
兵部杨博的回信也已绑到了信鸽腿儿上,飞来南京。
杨博对借滇马的事表示同意。他是嘉靖朝后期数得上的猛人、能臣。
在他看来,抗倭大业是要高于党争和利益之争的。
为了抗倭,别说借五千匹滇马。就算把它们全送给胡宗宪又如何?
所谓深明大义,便是如此。
与此同时,戚部驻地,台州东南新河县郊军营。
指挥佥事胡守仁、千户吴惟忠、陈大成、王如龙等正围在戚继光面前。
戚继光闭着眼睛,一言不发。
吴惟忠道:“弟兄们练兵练了快一年。如今上千倭寇进犯台州。求将军率我们出击,让倭寇尝尝咱义乌兵的威风!”
王如龙道:“将军,咱们弟兄的鸳鸯阵法以以真,那个什么来着。”
胡守仁在一旁道:“已臻化境。”
王如龙点头:“对对对,已臻化境。咱们正好拿那一千倭寇练练手。您不是常说嘛,练兵练的再好,也需实战磨砺。”
胡守仁不是戚部中的义乌帮,而是观海卫世袭武将出身。
胡守仁道:“将军。他们俩说的有道理啊。朝廷花了那么多军饷在我们身上。如今台州遭上千倭寇入侵,咱们若做事不管,岂不寒了百姓的心?”
戚继光猛然睁开了眼睛:“我问你们,浙江沿海活跃的倭寇大约有多少人?”
胡守仁答:“三万多人,十六七股。”
戚继光道:“宝剑岂能轻易示人?一千多倭寇登陆你们就急眼了?小家子气!”
“告诉你们,未来台州有一场大战!这是一顿美味大餐,要吃我们就敞开肚皮吃。”
“能发大财的人,岂能算小账?”
“告诉弟兄们。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