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公这人爱权不爱钱。他这两年正在谋划调回京进司礼监做秉笔呢。”
“他的情,我在别的事情上还。”
林有牛道:“那逢年过节给他送些礼物总是可以的吧。”
林十三颔首:“官员之间逢年过节礼尚往来是平常事,这个可以。爹,您先在书房这边歇会儿。我有公事要办先走了。”
林十三出得后衙自家书房,来到了隔院杨金水的书房。
杨金水起身:“老父亲接来了,要办正差了吧?”
林十三颔首,从怀中拿出一份奏疏,递给了杨金水。
只见奏疏上写着《臣南京锦衣卫千户林十三查访振武营兵变事》。
在这一封奏疏中,林十三将兵变原因完全推给了死去的黄懋官和平叛功臣诚意伯刘世延。
这正是那日胡宗宪给他支的招。
杨金水看后点了点头:“嗯。这封奏疏足够保得住戚部、俞部。”
其实,这封奏疏不仅与戚部、俞部息息相关。
南京驻扎的大教场营、小教场营、池河营、浦子口营、新江口营亦属于备倭营兵之列。
林十三的奏疏也保了他们。
杨金水笑道:“这几日,五营的坐营将军想来拜见你给你送银子。全都让我撵走了。”
林十三连忙道:“严党此刻乌眼鸡一样盯着我呢。营兵将领的银子我可不敢收。”
杨金水道:“嗯,我晓得。这封奏疏一上,你就是南京营兵将领们的恩人。有这群丘八在,今后你在南京城的平安就更有保障了。”
“不过,恕我直言,奏疏到京之日,就是你与严党彻底决裂之时。”
“你搅了他们裁撤劲旅、养寇自重的大计啊!”
林十三道:“没有办法。做事情哪能回回刀切豆腐两面光?我不是严家的孝子贤孙,我是皇爷的人!”
“请杨公公派专人护送,将这封奏疏八百里急递入京。”
数日之后,永寿宫大殿。
嘉靖帝正在召开一场御前议政。内阁成员、部院大臣皆在议政之列。
嘉靖帝虽数十年不上朝,不上朝却不等于不理政。像这样的御前议政,每隔七日便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