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时,抗倭大业将因这场兵变前功尽弃。”
“之前所有为抗倭而死的勇士,都将永不瞑目。”
张伯道:“你这样做,会成为严党、徐党双方的眼中钉,肉中刺。你已决定了要做撼树的蚍蜉?”
林十三用《孟子》中的一句话回答张伯:“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一个人只要反躬自省,确定自己无愧于真理和良知,即便面对千万人的阻挠,也要勇往直前。
当日下晌,大长干街上尘土飞扬。隆隆的马蹄声、脚步声响彻这条古街。
魏国公徐鹏举威风凛凛,骑在那匹西域宝马上。他的身后跟着整整三千名营兵,还有三百南京兵部亲兵,四百南京刑部差役。
南京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坐着官轿,轿夫一路小跑紧随徐鹏举。
三四千人用了两刻,将大长干街包围的水泄不通。
在林宅大门前,徐鹏举气势汹汹的下了马。兵部尚书、刑部尚书铁青着脸跟了进来。
罗龙文跟在这老三位身后,亦进了四合院。
林十三走到院中:“哎呦,国公爷和二位部堂怎么来了?真是稀客啊。你们来此真让寒舍蓬荜生辉。”
徐鹏举怒道:“不要油嘴滑舌!我是南京锦衣卫的指挥使,你身为千户见到我难道不知跪拜嘛?”
兵变发生当夜,徐鹏举的表现是个标准的草包懦夫。
如今叛乱平定,叛兵被软禁于驻地等候发落,徐鹏举立马支棱了起来。
林十三才不在乎磕头下跪。
他纳头便拜:“属下林十三,恭迎国公爷!祝刚刚平定叛乱的南京守备、中军都督、南京锦衣卫指挥使、魏国公长命百岁,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林十三的话阴阳怪气,明显是在暗讽徐鹏举在兵变时的熊包样。
徐鹏举道:“别在这儿卖弄口舌。我问你,户部司藏员外郎方悠山是被你绑架了嘛?交出来!”
林十三看了一眼徐鹏举,又看了一眼他身后的罗龙文。
林十三心中暗道:看来是罗龙文说服了徐鹏举和南京夏官、秋官。来我这儿名正言顺的抢人。
徐鹏举怒道:“怎么不说话了?别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