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屿随口问道:“学校放多久?”
“初七就得回去。”江月努努嘴,“太短了。”
“回来一趟不容易,多待几天就不错了。”江屿说道,脚下的步伐依旧稳健。
走了十几分钟,江月有些吃力,双手抱着书包走得气喘吁吁:“哥,你咋不累啊?”
江屿笑了笑,调侃道:“你哥现在可是正经干活的人,体力能跟以前一样?”
江月翻了个白眼。
兄妹俩一边走一边聊,不知不觉已走到半山腰,站在这里,远远地已经能看到村里的炊烟袅袅。
夕阳洒在山路上,风吹起尘土,远远望去,家乡的轮廓已经越来越清晰。
转眼间,年关将至,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忙活起来,贴春联、杀鸡宰鸭、蒸年糕、炸酥肉,年味越来越浓。
江家二叔和他儿子也回来了,带了一些市里的点心和水果,算是给家里添点年货。
江屿的小叔一家也从镇上回来,一时间,江家老宅里热闹了起来,连院子里都站满了人。
除夕夜,江屿一家和江瑶、江月都回到父母家吃年夜饭,屋里炭火盆烧得旺旺的,热气腾腾。
江母和二婶在厨房忙碌,江父和二叔、小叔在院子里杀鸡宰鱼,江屿带着侄子、弟弟一起劈柴烧火,江月和小婶则在屋里张罗碗筷,孩子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笑声不断。
饭桌上,江父话不多,江二叔却是个热闹人,端起酒杯就开始给大家敬酒,席间聊着家长里短,说着过去一年的事,偶尔提及江芸,气氛微微有些沉默,但很快又被二叔巧妙地岔开了话题。
吃过年夜饭,几个男人坐在火盆旁抽烟、喝茶,女人们收拾碗筷,孩子们兴奋地围着江月,嚷着要听市里的新鲜事。屋外,村里不时传来鞭炮声。
初五一过,亲戚们陆续各回各家,年味也渐渐淡了下来。
江屿的发小唐明远今年也回来了,他家日子过得艰难,家里地少,孩子小,媳妇还得在家照顾孩子。
没办法,他只能外出打工。
这次回来,除了陪家人过年,也想看看村里有什么变动。
唐明远过来找江屿,两人坐在江屿家厨房里。
“阿屿,我跟你说,你真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