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
江直安突然奶声奶气地叫了一声。
江屿动作一顿,低头看向他,见小家伙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扬起小手拍了拍自己的小肚皮,认真地说:“饿了。”
原来已经过去一上午了。
郁文静听见了,走出来看了他们一眼,说:“进屋吧,吃饭了。”
江屿收了斧头,把柴火归拢了一下,拍了拍手上的木屑,牵着儿子进了屋。
饭桌上,郁文静一边吃饭一边问:“你明天几点出发?”
“早上五六点吧。”江屿回道,“早点去。”
“行,下午给你弄点吃的带着去。”
……
天刚蒙蒙亮,江屿拢了拢衣领,带上家里人早早准备好的干粮,匆匆出了门。
冬季天亮得晚,尤其是在山区,天色更是昏沉得久一些。
九十年代的冬天,农村没有那么多现代照明,早晨出门时,天边还泛着淡淡的灰蓝色,太阳得等到七点多才慢慢露头。
如果是阴天或者雾天,天色更是要拖到八九点才会真正亮起来。
江屿走在乡间小路上,周围的景物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雾气里,脚下的霜冻踩起来脆生生的,每走一步都能听到细微的“咔嚓”声。
县城离村子不算太远,得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走上半个多小时,才能到镇上搭班车去县城。冬天的路更不好走,夜里结了冰,踩上去湿滑得很。
不过江屿没有去镇上,而是熟练地拐进了一条小路。
这条路是村里人经常走的,虽说是近路,但比起大路要难走得多。
两旁是荒草和低矮的灌木,冬天草枯了,露出遍地的乱石,走起来得格外小心。
江屿扛了根树枝当拐杖,一步一步往前走,偶尔抬头看看天色,计算着班车经过的时间。
这几天降温,早晨的雾气还没散,山里湿冷得很。江屿跺了跺脚,哈了一口气,双手插进袖子里。没多久,他就走到了公路边,选了个能看远处山道的地方站着等车。
班车还没来,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只有